<p class="ql-block">中医高学历未必就好</p><p class="ql-block">前两年我作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工作室带教老师带了六个徒弟,几个学生都是研究生学历,那时我很不自信,因为我自己也就是个本科生,没有读过研究生,做他们老师,觉得有点勉为其难,一段以后,发现带他们很容易,他们从来不会跟你提出一些基课程中的问题,因为他们本科都学习过了,相反他们对于临床上我们一些操作和临症处置很感兴趣,就好像初学者一样表现出对我的尊重和认真听取,有同学给我说学历越高越容易带,真的是呢。三年下来国家验收结果,我们的工作室做的很优秀,学生们对我印象也很深,大家成了同行的好朋友,直到现在,我时不时还发些文章和他们共享,传统节日他们也会来看我,有点依依不舍呢!</p><p class="ql-block">前几年我在北京参加了全国中医院院长会,参加会议的专家有北京大学教授,他们通过社会调研,讲出了一个真相。他们认为中医的基础学习本科已经满足需要了,临床主要靠自己思考体悟,读了研究生以上的课程,基本上就开始脱离中医本位,学习英语,学习计算机,学习科研方法,(统计方法)然后第二年开始做课题,实验研究,研究课题和最终结果都是导师设定的,等实验结果出来了,阳性不达标,结果就加水,包括一期临床实验,也会给实施单位打招呼做工作希望数据上给予关照,你能说说这些科学论文可读不可呢,这就是我们运用这些数据效果有限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导师晋升,害了盲目跟随的人,浪费了国家的经费,耗费了学者们的精力青春!中医自身的研究学养没有任何提高,这就是浪费人力物力,白白浪费几年青春,到了临床还要拜基层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做老师,从头接触临床,接触复杂的病情变化,重新摸索治疗途径。因为中医基于模糊认知,文化思维,所以那一套科研方法在临床使用起来南辕北辙,很难使一个大夫迅速成才,所以我觉得中医的水平不是建立在高学历上,临床跟诊很重要!就像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最终败给了伟人的运筹帷幄,当然,伟人的天才是基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这个科学实践,多读书不如多实践,多实践不如多思考。</p><p class="ql-block">我带过一个毫无基础的学生,为了打基础,我联系一个同学,先在一个大专学校蹭了2年的中医课程,结束后我带在身边跟诊,三年下来,基本上遇到的病种都能熟悉治疗措施,开方施术很熟练了,越觉得一个本科生都比不上他了。这说明学历不是唯一途径。</p><p class="ql-block">相反,高学历的学生,由于思路被体制内教材固化了,思路板结了没有了灵动变化,没有了自主创新精神,被一些吓人的西医病名吓住了,此路不通牌子在脑子竖起来,无法越雷池一步,这个阴影去不掉,如何进入中医无垠境界?如何不可能变成奇迹?中医的教育模式是不是需要改变?教材制成的护身符也要突破才好!</p><p class="ql-block">目前的中医院也是模仿了西医的管理模式,医疗安全放在第一,这样也会扼杀创新的积极性,把中医有特色的治疗项目,变成了增收的口实,大堆的上,没了方向,医生在这种环境里如何维护自己的一方天地,一抹思维自由,不知道中医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好在,目前国家也在通过自学考试,给这些没有学历却有水平的半路子中医爱好者办理执业资格,终于使他们有了进入临床展示拳脚的机会,也算是政策留了一扇方便之门。可以补偿体制教育的不足,我们相信好的东西终不可能泯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