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英雄城齐齐哈尔英雄系列赋之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王复生烈士赋并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沙俊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烈士王复生,滇西祥云人,吾党早期之革命家。少负奇志,北上求学,结真理于燕园。长怀赤忱,东出播火,洒碧血于卜奎①。今值盛世,追念先驱,以缅壮烈,以承宏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彩云缈缈,碧水汤汤。一门三杰 ,饮誉四方②。复生乃红楼夜话,聆守常宏论;陶荔亭晤,仰润之华章③。 结社研经,传播马恩之先导;擎旗反帝,又作五四之锋铓④。 昔为文弱书生,怒斥巴黎和会之辱;今成铁血志士,勇擎反帝运动之纲。铁花怒斥暴政,云南策划倒唐⑤。其乃目含星火,胸有朝阳。赤旗必耀华夏,暗夜岂锁玄黄。乃觉醒之年代,奋起之骏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溯夫入秦川,踏新旅。咸林传道,启懵懂于曙昏;赤水建团 ,聚英杰于风雨⑥。 执教绥德,播革命之火星;办报燕京,发雷霆之战鼓。 奈何军阀挥刀,志士囹圄。铁窗难锁报国之心,桎梏更坚济世之谱。 尔乃破万里浪,勇驾长风;克千般难,血濯华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       进而唤起东北之民众,潜行龙江之朔边。以甄海为名,隐真身于市井;以教师为职,传马列于讲坛。哈埠率学生而抵制五路,卜奎办民报则暗递机关⑦。为马占山筹军粮,冒险越境;求苏维埃援枪械,沥胆披肝。 黑河履冰,衣结凌且仍奔走;兴安爬岭,足流血而未肯还。 但见阵地烽火急,将士铁衣寒。输给养于军中,疾行似虎;传情报于敌后,机变如仙。 任尔魑魅横行,岂曾退步;纵然刀丛环伺,总见𡘊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至若借副刊火种而传,演话剧市民则晓⑧。 白光之剧,唤大众之激情;进步之书,引青年之向导⑨。 纳廿余之党员,成一方之佳兆。遭汉奸之揭发,致英雄而被拷。 十八番之酷刑致体,肋骨几折;数十日之冷水浇身,肝胆犹皓。 历数倭顽之罪行,永留正气于穹昊。忠贞伴侣,焚遗骨假标牙粉;辗转异邦,陪复生终归故道⑩。 血洒玉岸,壮志未酬;名载青编,国人永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      懿其博学之士,儒雅之英。通法文而译经典,研元曲且溯文明。 笔记万言,录中外之思辨;文章百卷,涵今古之鸿经。 尝谓美善为真,力倡写实之文笔;深信学问救国,欲置中西之广庭。 读书涉猎兮经史子集,购书常缩兮鞋帽茶羹。邀海粟大千,龙沙公园而泼墨;展画家新作,呢喃江山之悲情⑪。若逢时,必为文运之宗匠;处乱世,竟成革命之先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嗟乎!九秩将临,山河巨变。 音容长存于红楼,英名永驻于江畔。 祥云故里,碑立翠微之林;青史宏篇,文书先觉之传⑫。 南北欣慰,先驱得安;千秋永铭,来者永念。 赤赤初心,辉辉贞范。 兴安巍巍,嫩江燦燦。此滇西之男儿,于卜奎而入银汉也。</span></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骈赋,依《词林正韵》。</p><p class="ql-block">①.卜奎是齐齐哈尔的旧称。</p><p class="ql-block">②.指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三兄弟,他们是云南祥云籍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投身于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革命实践。</p><p class="ql-block">③.守常是李大钊的字。</p><p class="ql-block">   润之是毛泽东的字。</p><p class="ql-block">④.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指导下,王复生与邓中夏等19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团体——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0年11月,李大钊建立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王复生是第一批入团的团员之一,192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p><p class="ql-block">⑤.铁花指《铁花》杂志,1926年4月,王复生被组织派往云南开展“倒唐”运动,揭发唐继尧军阀统治祸国殃民罪行。</p><p class="ql-block">⑥.1922年3月底,王复生到陕西华县咸林中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教育,并成立进步青年团体——赤社。</p><p class="ql-block">赤水指陕西省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基地和革命活动中心是赤水职业学校(简称“赤职”) </p><p class="ql-block">⑦.指反五路活动,主要指1928年东北地区反对日本攫取满蒙铁路修建权的群众运动,涉及吉五、长大、洮索、延海、吉会五条铁路。该运动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哈尔滨学生运动尤为激烈,1928年11月9日发生学生与军警冲突,造成多名学生伤亡。 </p><p class="ql-block">民报指《黑龙江民报》,东北沦陷时期日本人经办的为殖民统治服务的中文报纸。1933年2月6日创刊,社址在齐齐哈尔。1937年归属“满洲弘报协会”辖管。</p><p class="ql-block">⑧.副刊指《黑龙江民报》副刊。</p><p class="ql-block">⑨.白光指白光剧社。</p><p class="ql-block">⑩.王复生牺牲后,其妻郭焕章于齐齐哈尔北江坝将其遗体火化,将骨灰研成粉末,伪装成“牙粉”,辗转寄回云南。</p><p class="ql-block">⑪.1935年5月,王复生邀张大千、刘海粟来龙沙公园举办画展,他们带来了“呢喃图”和“富春山图”。</p><p class="ql-block">⑫.1996年郭焕章与儿子献出“呢喃图”,在家乡立了烈士铜像。建了纪念馆和王复生希望小学,并出版了有关王复生烈士生平的书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