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神苏醒课自雄

贺承德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刘某是班级里名声大震的网民,夜晚与游戏大战三百回合,他也毫无倦怠之感。可清晨一旦拖着迟到的脚步走进教室,他就算正式步入了梦乡。还好,纵然口水流成三千尺的瀑布,他也不会打鼾,也不会说梦话,更不会梦游。在他的心灵的稿纸上,他的签名也许就是“我好乖哟”。但是有的老师责任心太强了,不愿意让他睡得天昏地暗,就想把他的耳朵叫醒。在半睡半醒之中,他冷不丁地引爆了一颗惊雷:“我不学,关你屁事?”倘若老师话赶话,扮演有情绪的动物的角色,也许会火上浇油:“当然关我屁事!你关我屁事,我就要开你的屁事!”口舌之争的结果,可能会导致肢体冲突。既然你能出口伤人,那么也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我要出手自卫。切记,耳光不是最美的礼物!在稚嫩的字典里,巴掌的杀伤力大于核武器。这种教育,行不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方法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其狂轰滥炸,不如和风细雨。在这个打骂不能施展开拳脚的时代,攻心为上,是一剂文化的药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轻拍一下他的肩膀,询问那双朦胧的睡眼,奉上几句贴心的话。第一句:“你是不是病了?”第二句:“需不需要请假?”第三句:“昨晚是不是没有休息好?”事实通常是第三种情况,此时你可以与他来个《君子约定》:“我可以给你十分钟的时间补觉,十分钟以后,如果你还没有起床,我就来当你勤劳的小闹钟。请问,可以吗?”如果学生只是纯粹犯困,他就大抵能够读懂老师的心慈手软,从而善意地接受老师的规劝,在心底里给个温暖的好评。最差的结局,莫过于他的冷酷无情达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你表现得再好,也不耽误我给你个差评!”这当另论。如果束手无策,请老师选择凉拌,不要热炒。但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请相信他的本质应该不坏。性情深处最柔软的部分,需要被暖化,不应该被冷冻下去,更不应该被冰封起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课后沟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下,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询问,加强心灵沟通,建议学生劳逸结合,保重身体,同时强调午休的重要性:“你知道我为什么又给了你十分钟的时间去短暂休整吗?这是因为午休的最佳时间在二三十分钟。十分钟以下,时间太短,养精蓄锐的效果很差。倘若时间太长,一小时以上,你的夜晚将会辗转反侧,不能成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课堂优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内的知识点,或许不能让睡者提神。但如果老师加料,用课外的知识来装饰课堂,想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振奋精神的疗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谨以《渡荆门送别》为例,在讲解此诗的时候,我发现个别学生有恹恹欲睡的苗头,于是我话锋一转,转到了李白婚前的山水情和婚后的风流债。这比简单地背诵课文生动有趣一千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白27岁结婚,在此之前,他最大的功课就是拥山抱水。写《渡荆门送别》时,他才25岁。一把宝剑伴随着他云游四海,勇闯天涯。毕竟他的腰包是鼓鼓的,有他经商的老爸李客的生意兴隆、财源广进埋单。除此之外,好友的馈赠,再加上他自己的“润笔费”,也足以令他逍遥五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婚后的李白依然热衷于寻山问水,他对妻子的关心似乎不多,他对子女的疼爱也仿佛多有亏欠,以至于“诗仙”李白的子女不是悲惨,就是平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最后用“兴趣之师”去攻打一首诗的理解,你还觉得那是件难事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沉睡则课堂沉睡,学生清醒则课堂清醒,学生雄起则课堂雄起。若用有色的眼镜去看待正在沉睡的学生,你也许会觉得那是一只睡虫。若用欣赏的目光去审美,你或许能够想到那是一条盘龙。只要你能够用教育的艺术把他唤醒,他自然会像战神那般扬起雄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