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曹力民俗收藏展

行形摄色

<p class="ql-block">行形摄色摄影制作</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4日于贵阳</p> <p class="ql-block">“力所能及——曹力民俗收藏展”于2025年8月23日至10月10日在贵阳孔学堂艺文馆开展 。</p> <p class="ql-block">该展览由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主办,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前主任、教授曹力40余年来珍藏的千余件民俗精品。展览以“力所能及”为主题,既指曹力所能触及的收藏范围,也体现他尽力保存与传播民间艺术的自我要求。</p> <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为:“建筑:岁月曾居——民居的烟火与匠心”</p><p class="ql-block">“居家:造物可人——寻常器物中的生活禅”</p><p class="ql-block">“女红:千板万缕——女红里的万千天地”</p><p class="ql-block">“祭祀:神而明者——天地对话的仪式感”</p><p class="ql-block">“杂项:百玩不厌——市井雅趣的东南西北”五个篇章。</p> <p class="ql-block">系统展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丰富面貌。展品包括明代云南木雕《文殊菩萨》、长3.5米的十八罗汉潮绣(神帐)、500余块绕线板等,涵盖了农耕时代中国城乡除大型农具以外的大部分文化信仰、民俗艺术与生活物品。</p> <p class="ql-block">各式肚兜</p> <p class="ql-block">马面裙</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颜新元评价此次展览为国家级民俗艺术展览里纯学术程度最高的展览,展陈方式简约大方、有风格,特别当代化。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王林认为此次展览是现代主义转向当代艺术的典型,从关注精英转向对普通人、普通事物、普通生活的关注,给当代艺术带来启示。</p> <p class="ql-block">贵阳孔学堂艺文馆前的王阳明塑像,核心寓意是纪念其“龙场悟道”的思想里程碑,并象征其心学思想与贵州地域文化的深度交融。</p> <p class="ql-block">此心光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