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九华山(下)

开心快乐

<p class="ql-block">  九华山天台景区是九华山的高山游览区和核心景区之一,以“雄、奇、特、神”为主要特征,峰峦叠嶂,怪石嶙峋,面积约8平方公里‌。主要景点包括吊桥、小狮子峰、观音石、古拜经台、大鹏听经石、地藏禅寺(天台寺)、蜡烛峰、天台峰(海拔1306米)、十王峰(海拔1342米)、捧日亭、金仙洞等百余处‌。</p><p class="ql-block"> 天台峰作为九华山佛教朝拜核心地,被誉为“中天世界”,有“不到天台,等于白来”之说‌。峰顶可俯瞰九华全景,观赏“天台晓日”胜景,云峡处的“一线天”景观尤为独特‌。</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是在九华街乘车到凤凰松索道站。上天台景区可选择乘坐天台索道或徒步登山。步行需4小时,我们乘索道(约10分钟)到达上站,再要攀登1080台阶登顶。</p> <p class="ql-block">百福墙位于天台景区索道站出口约20米处,全长33米,汇集了199个不同书体、风格的“福”字。这些福字选自历史名家真迹,包含康熙皇帝题写的“天下第一福”(暗含“子、田、才、寿、福”五种字形)和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福字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沿途绿树成荫,视野开阔,可欣赏各种风景。</p> <p class="ql-block">前往天台寺的途中必经过古拜经台。天台𡶶下巍然耸立的古拜经台和观音𡶶寺院,四周群峰环绕,怪石纷呈。</p> <p class="ql-block">古拜经台在天台峰下,古寺始建于唐,经历代修建,面积898平方米。 相传金地藏曾在此处拜诵《华严经》 ,僧人建此寺纪念,名为“大愿庵”(佛教称金地藏“大愿菩萨”)。因为“拜经”较通俗易记,所以都称它“古拜经台”。</p> <p class="ql-block">拜经台大雄宝殿,1994年住持僧圣明法师发心重建,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重檐歇顶,框架结构,造型庄重、浑厚。殿宇前面三尊大佛为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从大雄宝殿旁上石阶十余步,即到金地藏拜经遗址。上筑敞厅式瓦屋一间,高约二丈,宽丈许,供有金地藏坐像。</p> <p class="ql-block">拜经台金地藏脚印。相传是金地藏拜经的地方。地面突出一块长方形岩石,上有凹下的脚印。</p> <p class="ql-block">从地藏殿下来左手边为一幢两进的白色徽式建筑,为弥勒殿。牌匾为已故的仁德大和尚手书,穿过弥勒殿,门楣上是圣明法师手书的“阿弥陀佛”二楼是玉佛殿。三楼是万佛楼。</p> <p class="ql-block">我在大雄宝殿的一侧拍下了这座亭子,不知道是不是捧日亭?从古拜经台到天台寺还要攀登约800级台阶(垂直高度约200米)。</p> <p class="ql-block">大鹏听经,俗称“老鹰扒壁”,在天台西,拜经台寺后。其石伏贴于悬崖上,高三十余米,翅膀分明,状如大鹏。传说僧地藏拜诵经书,大鹏飞来聆听而感化为石。</p> <p class="ql-block">去天台寺路左边的花岗岩柱峰(蜡烛峰)</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作为九华山佛教朝拜核心地,尊为九华之首,摩崖石刻群跨越明、清、民国三代,以清代为主,内容涵盖佛教、偈语、山水题咏等。一览众山小”‌:光绪辛丑年(1901年)谢徽、马琨题,楷书,每字长37厘米、宽45厘米,位于天台山顶岩壁。</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天台寺前的“龙华三会”摩崖石刻位于青龙背西石壁,与“登峰造极”等题刻共同构成石刻群,属天台寺周边重要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又称天台正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第三高峰,仅次于十王峰和七贤峰。峰体由花岗岩构成,呈南北狭长脊状,与十王峰相望,危崖层叠,多组节理密布形成独特地貌。</p> <p class="ql-block">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林,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海拔最高的佛教寺院,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顶的面积不大,天台寺的大雄宝殿即修筑于上山台阶终点的基座上,大雄宝殿的四周修有石质栏杆,凭栏可以远眺九华山诸峰,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天台寺始建于宋代,唐代新罗僧地藏曾在此禅居并留下"金仙洞"遗迹。1955年当地政府重修寺院,1998年10月重建大雄宝殿,形成三层宫殿式建筑,内设万佛殿与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香炉烟雾缭绕,香客和游客们虔诚地烧香祈福。</p> <p class="ql-block">天台寺旁的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老佛殿~</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正在吊运建筑施工材料,轻松直达山上的目标位置。无人机吊运改变了以往用人工搬运的方式,大大缩短运输时间,提升了作业效率👍</p> <p class="ql-block">天台峰东侧云峡由两块高约6米的巨石对峙形成,缝隙下宽1米,上宽0.8米,仅容一人通过。人在其中倚壁仰望,可见碧空如线,故得名“一线天”。 </p> <p class="ql-block">  百岁宫景区是九华山核心景区之一,沿线有千年古寺百岁宫、五百罗汉堂、飞来观音峰、东崖禅寺,乘坐九华山百岁宫缆车可以十分舒适、快捷地登上海拔千米的百岁宫峰巅,朝万年禅寺,拜无瑕真身,谒天然睡佛,观天台山色,看花台奇峰。</p><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缆车前往百岁宫。缆车下起祗园寺,上至供奉明代无瑕和尚真身的千年古寺百岁宫,全套设备从奥地利引进,为国内第一条具有世界高水准的缆车系统,</p> <p class="ql-block">1981年9月,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庙。1983年,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13年3月5日,九华山百岁宫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百岁宫坐落于九华山海拔871米的插霄峰巅,原名摘星庵,又名万年禅寺。庙内供奉着明代无瑕和尚的肉身,因其活到126岁才圆寂所以寺庙得名“百岁宫”。</p> <p class="ql-block">九华山百岁宫主体建筑始建于明代,建筑占地面积为1043.47平方米,百岁宫与祗园寺、东崖禅寺、甘露寺并称九华山“四大丛林”。</p><p class="ql-block">民国六年(1917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赠额"护国万年禅寺",并题竖匾"护国万年寺,钦赐百岁宫"。</p> <p class="ql-block">百岁宫的应身菩萨是明思宗(崇祯皇帝)于崇祯三年(1630年)敕封的。从大殿侧门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内供奉着装金的无瑕和尚肉身。肉身头戴莲花宝冠,身披朱红袈裟,头部大小与常人相似,身躯已干缩如孩童,端座莲台之上。他以舌血和指血书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历时28年完成81卷血经。这部经书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九华山化城寺(九华山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五百罗汉堂总建筑面积为1000多平方米,为宫殿式结构,与百岁宫配套协调,形成一个建在悬崖峭壁上的城堡式建筑群。五百罗汉堂供奉五百尊罗汉,整个堂内于姿百态。百岁宫五百罗汉堂是中国四大佛山所仅有,它的兴建,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处新景观。</p> <p class="ql-block">百岁宫缆车上站观景台,是观赏九华山天然睡佛的最佳处。远眺位于九华山花台景区的天然睡佛,其头枕天台群峰,面仰天际,睫毛可见,鼻梁高耸,面庞饱满,下颌圆润,喉结突出,整个面部慈善可亲,形象十分逼真,真可谓“横看是山,竖观为佛”。</p> <p class="ql-block">凭栏俯瞰九华街的古建筑群和街道。</p> <p class="ql-block">  中国佛教名山“九华山”蜿蜒于安徽省青阳县境内,它以佛教文化习俗和奇丽的自然风光而出名。九华山现存99座寺庙的数字并非随意设定,而是融合了佛教文化与自然山水的双重寓意。这一数字象征着佛教中“九”的吉兆,同时体现了九华山作为佛教圣地的独特地位。 ‌在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九华山独领风骚,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的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p> 谢谢你的浏览和支持! <p class="ql-block">手机拍摄于2025年8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