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挝皇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老挝大皇宫(现称王宫博物馆)位于琅勃拉邦市中心,始建于1904年,原为西萨旺冯国王寝宫,1975年老挝废除君主制后改为国家博物馆对外开放,是展示澜沧王国历史的核心文化地标,以其融合老挝传统与法国殖民风格的建筑及珍贵馆藏闻名。</p> <p class="ql-block"> 大皇宫始建于1904年法国殖民时期,最初为西萨旺冯国王寝宫,后成为历代王室居所;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君主制,宫殿改建为国家博物馆。建筑呈十字形,建在多层平台上,融合老挝古典元素与法国情调,外观金碧辉煌,内部装饰古雅华贵。</p> <p class="ql-block">塔銮寺</p> <p class="ql-block"> 塔銮寺是老挝万象市以北5公里的佛教圣地,由镀金主塔和30座卫星塔组成,始建于16世纪,1930年重建,象征国家精神与佛教文化,每年11月举办塔銮节,是老挝最神圣的宗教地标和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塔銮寺初建时间存争议,一说为3世纪供奉佛骨的小塔,另一说为737年始建。1566年澜沧国王塞塔提拉扩建并命名“帕塔舍利洛迦朱拉玛尼”,意为供奉佛祖舍利的圣塔。18世纪多次损毁后,1930年按原貌重建,现为老挝国家象征。</p> <p class="ql-block"> 老挝佛教历史始于14世纪中叶法昂王时期,由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并定为国教,历经殖民与政治变迁仍保持文化核心地位,现为全民信仰并深度融入社会生活。</p> <p class="ql-block"> 14世纪中叶,法昂王统一老挝建立澜沧王国,迎娶柬埔寨公主并引入上座部佛教僧侣,定佛教为国教。16世纪,老挝国王将《三藏》译为老挝文,佛教成为东南亚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寺中僧侣</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p> <p class="ql-block"> 香通寺(Wat Xieng Thong):建于1500年,是琅勃拉邦最华丽寺庙,屋顶有17座“苗索法”尖塔,象征最高等级,每年举办浴佛节。</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p> <p class="ql-block"> 西孟寺(又名西蒙寺)是位于老挝首都万象东面市中心入口处的南传佛教寺院,始建于1563年(部分资料记载为1536年),由澜沧王国国王赛塔提拉主持建造于吴哥印度教寺院废墟之上。该寺在1828年暹老战争中被毁,1915年完成重建,主体建筑采用红瓦金顶装饰风格,主殿供奉祖母绿玉佛及被视为万象保护神的镇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万象香火最旺的寺庙,西孟寺不仅是当地信众进行布施祈福、诵经拜佛的核心场所,也曾是老挝王国历届内阁就职宣誓的指定地点。其得名源于孕妇西孟自愿献身奠基的民间传说,被尊称为"母亲寺"3</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街市(农贸市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