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3日下午,经过贡山县城后,沿着怒江到了丙中洛镇,这里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镇位于贡山县北边,在高黎贡山脚下,在怒江的上游,再往北走20多公里就是滇藏界出云南了,我们此行的目标就是要走丙察察线进藏,所以丙中洛也是丙察察线的起点。又因为丙察察线正在修路,所以实行交通管制,每周只能是周五到周日才放行,平时都是封闭。我们就只能在此修整两天、等待周五放行,正好游玩一下这个人神共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怒江第一弯,怒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后又向下流去。</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的广告好诱人。</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丙中洛住的酒店,条件很好才100元,还有停车场,停车很方便,还有冲洗车的水管。</p>  <p class="ql-block">小镇不大,但建得很漂亮,各种档次的宾馆、民宿很多,接待能力强。小镇有派出所,有消防队以及相应的政府机关。</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背后就是贡当神山,开车到山顶可以观赏丙中洛全景。在观景台上看夕阳下的丙中洛很是漂亮。</p>  <p class="ql-block">远眺丙中洛全景。</p>  <p class="ql-block">小镇前的怒江。</p>  <p class="ql-block">24日早餐后来到了秋那桶村,村子不大,房间很有民族特色,新旧房子都有,村子管理很规范,这些年借助219国道、旅游发现得好,村子里建有民宿及农家乐,方便接待游客。</p>  <p class="ql-block">有的旧房子上还是用石片当瓦,这样的瓦很结实。</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一处旧民居参观,房屋的主人告诉我,他家房子有 200多年的历史了,是他祖上留下来的,全木结构。这家主人是怒族,可能好喝酒,与他说话时明显感觉到了酒气,说明他早上就喝了酒的。在这寨子里,我们发现了好几个这样的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怒旅、藏旅人特有的楼梯,即用一根木头砍上梯形就可能直接使用。上这样的梯子很讲技巧,我们汉族人肯定是不行的。</p>  <p class="ql-block">在小镇附近有个东风农业观光点,此时一大片稻谷正是成熟时,阳光下那一片金黄,那是丰收,很是养眼。</p>  <p class="ql-block">哥几个走累了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远看小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至丙中洛的打拉村又找到一个纹面女,叫碧齐花,今年92岁,眼睛已经失明,耳朵听力不大好,但很活跃,性格开朗,与我们说话时手舞足蹈,反复说“我叫碧齐花,吔”,还举起二指,逗得我们哈哈大笑。</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离开了很久只要一想到碧齐花那手舞足蹈的动作,就会想笑。今天拜访了纹面女,也是我们很开心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合影不是无尝的,而是收费的哟。在怒江第一弯处就贴有广告,告诉大家丙中洛有纹面女,并留有电话。在去她家的路口都写有“纹面女家”的字,便于游客联系。</p><p class="ql-block">      这个碧齐花,本是独龙江的人,2000年的时候,小女儿董利芬嫁到了丙中洛,看到母亲年老了,就将母亲接到了丙中洛一起居住,便于照顾。开始游客去看她与她合影都不收钱,只是近两年才开始收费的,她的女儿出面收钱,每次20至100元不等,这要看游客的多少了,有时也能与她女儿议个价。</p><p class="ql-block">     纹面女也知道利用资源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纹面女的服饰体现出了她们的民族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个纹面女的广告放在怒江边。</p>  <p class="ql-block">纹面女的广告放在丙中洛镇上的各个餐馆。</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上也有广告牌,广告牌很简陋,但也实用。</p><p class="ql-block">    看来纹面女的家人商业意识还是很强的,懂得宣传、利用资源了。当然,这样也好,至少是给想见纹面女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信息,方便联系了,见面就容易多了。</p>  <p class="ql-block">怒江边上的桃花岛,可惜这个季节没有桃花。据说每年岛上的桃花盛开时,也是很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附近的甲生村,就在219国道旁,游揽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村民家里挂满了全灿灿的包谷。</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有个重丁教堂,是100多年前法国人在这里传教时修的,保存的很完好,教堂房顶上每半小时就会响起钟声回荡在丙中洛上空。</p><p class="ql-block">     走是因为100多年前法国人在这里传了教,这里的人不管是怒族还是傈僳族,直到现在都还信天主教。</p>  <p class="ql-block">丙中洛镇的江对岸就是扎那桶村,也叫桃花岛,是因为那个村长了很多野桃树,到了三月份桃花盛开时,整个村子非常漂亮,能吸引来很多游客。</p><p class="ql-block">    整个村子以怒族人尽多。</p><p class="ql-block">    这是通往桃花岛的吊桥,能通汽车。桥下就是怒江。</p>  <p class="ql-block">从丙中洛下来通往桃花岛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进入桃花岛后,我们在岛上居民杨秀家里参观,杨秀家很宽,打整得很漂亮,是岛上美丽庭院之一。老公提布次仁是德钦县的藏族人,“嫁”到了丙中洛,平时做旅游工作,很健谈,热情大方。两口子育有三个孩子,大儿子二女儿都已大学毕业,儿子在贡山县检察院,女儿考上公务员后在县团委工作,三女儿在丙中洛读初中。一家人过得很幸福。</p>  <p class="ql-block">提布次仁给我们介绍他家里情况。</p>  <p class="ql-block">在桃花岛,这样挂有“美丽庭院”牌子的家庭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扎那桶村的房子都很有民族特色,整个庭院给人有美的感觉,每家房子都很宽,感觉很舒适。很多房子的外墙上都挂有老物件,体现了这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怒族人特有的独木楼梯。</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很多这样古老的核桃树。</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柿子,很“诱”人。热情的女主人摘下来几个柿子硬“塞”给同行的王君,要她品尝。</p>  <p class="ql-block">整个村子管理得很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基本上保留了原始风貌,有的房屋很古老。步行其中,让人感觉良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云南省的边界,也是“丙察线线”的起点,明天我们将离开丙中洛,走丙察察线进入西藏了。</p>  <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很美,丙中洛人对游客很友好善良。</p><p class="ql-block">    丙中洛再见。</p><p class="ql-block">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陈旭、晓耕、杨仪提供,笔者在此叩谢)</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5日下午写于丙中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