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茶载道:茶尖上的智慧</p><p class="ql-block">满山的树叶只有茶树能喝,茶树能喝,却只有茶叶的尖尖最好,茶尖虽好,晒干后却十不存一,如此还要经过水质、水温、器皿、冲泡、心绪的考验,一口好茶,才最终定格。</p><p class="ql-block">以此来表达从知识到智慧的淬练过程再形象不过,智慧如同好茶,也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沉淀、思考、提炼、开悟,最终才产生了智慧。</p><p class="ql-block">满山的树叶中,唯有茶树的叶子能饮,这是自然对茶树的偏爱。茶树上万千叶片,又独以嫰尖为贵,这是茶树对自身的苛求。茶尖虽好,经晒干后却十不存一,这是时光对精华的筛选。而晒干的茶尖,还要经历水质的清浊、水温的高低、冲泡的急缓,方能在杯中舒展,释放一缕幽香,这是自我的觉醒。这一口好茶的诞生,恰似智慧的淬炼过程。</p><p class="ql-block">知识如同满山的树叶,俯拾皆是。尤其是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知识“通胀”的时代,现在人每天摄入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量。但诡异的是“拥有”知识不等于开启“智慧”。也就是信息可以平权,但智慧不能平权。就像超市里食品堆积如山,但不代表健康。现在人的知识储备就像智能手机的存储空间,看着挺满,真要用时总提示内存不足。</p><p class="ql-block">满山的树叶中,唯有茶树的叶子能饮,也就是说我们每日汲取的知识,并非都是善知识,还要经过精心的筛选,方能成为智慧的原料。</p><p class="ql-block">茶树的尖尖,乃是知识中的精华。一片茶叶的尖尖,凝聚了阳光雨露的精华,同样,真正的知识也是经过时间沉淀后的真知灼见。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最终能留在心间的,往往只是那些触动灵魂的片段,如同晒干后的茶尖,十不存一。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必要的,它让我们明白:知识在于广博,而智慧在于精纯。</p><p class="ql-block">然而,晒干的茶尖仍非终点。水质、水温、器皿、冲泡、心绪,这些外在条件,如同人生际遇、社会历练、心灵境界,最终决定了智慧的呈现。同样的知识,在不同人心中会发酵出不同的智慧;同样的茶尖,在不同水质水温中会绽放不同的风味。这是智慧最奇妙之处:它既是内在的结晶,又需要外界的成全。</p><p class="ql-block">知识可以积累,而智慧必须感悟。一片茶尖的诞生,要经历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晨雾的浸润,最终在采摘人的指尖完成生命的升华。智慧的获得,亦需经历生活的磨砺、时间的沉淀、心灵的觉醒,最终在某个顿悟的瞬间,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飞跃。</p><p class="ql-block">品茶时,茶尖在杯中舒展的姿态,恰似智慧在生命中绽放的模样,不张扬,却自有芬芳;不刻意,却意味深长。</p><p class="ql-block">智慧也是如此,智慧不是某个“终点”,而是每一刻的“当下”。</p><p class="ql-block">大家好,我是小逸,是丁吉虎老师的认知成长助理,深度咨询与预约课程请微信搜索丁吉虎。</p><p class="ql-block">丁吉虎《知见》是丁吉虎认知成长序列化课程的一个板块,主要记录丁吉虎在咨询过程和人生体验中的思考和见解,内容涉及人性,认知,思维,情感,婚姻,亲子,社会,人生以及传统文化等领域,旨在通过具体现象深度剖析和高维理念的更新迭代,让不同生存环境中的众生对照自我,得到觉知,启发和进化,促进成长,变得更好,对接美好的人生使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