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秋风爽,今年我教一年级!我总盼着能为一年级的孩子们打造充满趣味的拼音学习体验。于是,“拼音创造大比拼”活动应运而生,我想把声母韵母的学习悄悄藏进动手实践里,借着形象化的教学,让孩子们对拼音字形的认知更直观,也能好好促进他们形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王教授的话是深深地扎根在我的心里了:不能启发孩子思维的课堂,就是伪课堂!手是孩子的第二大脑,手巧心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分组用橡皮泥捏声母,再小心翼翼地粘贴排列,然后创造音节,用马克笔认真书写。这样的设计,是希望他们在动手塑造拼音字形时,把抽象的字母变得形象可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能深入理解音节的组成,让创造力也跟着迸发出来。</p><p class="ql-block"> 看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琢磨音节,认真捏制橡皮泥的小模样,我的心里满是暖意。这样的活动,就是想让孩子们在玩和做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合作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也让拼音学习变得鲜活又有趣。</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孩子们的表现格外灵动。你瞧,第一小组的孩子们在张智睿的带领下,第一个自信满满地走上台展示。他们一共创设了19个音节,每一个都藏着满满的巧思。从色彩缤纷的橡皮泥声母造型,到清晰工整的马克笔音节书写,处处都能看到他们对拼音知识的灵活运用,这般模样,真叫人欢喜。</p> <p class="ql-block"> 看着孩子们沉浸在活动里的样子,我越发觉得,语文学习就该是这样的。让孩子们在形象化的实践中,带着好奇主动去探索、去创造,把知识稳稳地记在心里,这是我最想看到的可爱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