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贺建国七十六周年

申艳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斗悬天照九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山河万里入新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神舟破雾巡星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铁乘风跨碧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七十六载书壮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万千儿女竞风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朝再鼓扬帆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直向云巅续远谋。</p> 七十又六载 山河焕新颜 <p class="ql-block">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当五星红旗在神州大地冉冉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了76周年华诞。这七十六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壮阔征程,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奋起、在奋斗中腾飞的辉煌史诗。</p><p class="ql-block"> 回溯来路,新中国在百废待兴中奠基立业。1949年的一声庄严宣告,结束了百年屈辱史,开启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新纪元。从建国初期的经济凋敝到1952年国内生产总值站稳679亿元,从“两弹一星”的惊天突破到大庆油田的成功勘探,一代代建设者以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为国家发展筑牢了根基。改革开放的春风更让中国经济驶入快车道,1986年GDP突破1万亿元,2000年跨越10万亿元关口,市场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让中国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p><p class="ql-block"> 立足今朝,新时代的中国成就斐然。“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大关,2025年有望迈过140万亿元门槛,年均增速保持5.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多年稳定在30%左右。在民生领域,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设立五年过渡期,脱贫人口基本医疗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总产值超1.7万亿元,3000万以上脱贫人口稳定就业,生动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高铁营业里程达4.5万公里占世界2/3以上,高速公路里程18.4万公里稳居全球第一,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硬核实力。</p><p class="ql-block"> 面向世界,中国以担当践行大国责任。2025年上合组织天津峰会上,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与此前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构成重要公共产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动力。我们连续13年位列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前三,通过“一带一路”等合作平台分享发展机遇,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申和平承诺,展现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立场。中巴等“铁杆友谊”的深化,则为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作出了生动示范。</p><p class="ql-block"> 七十六载栉风沐雨,七十六载砥砺奋进。从人均GDP不足120元到2023年突破8.9万元,从社会保障一片空白到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社保体系,从科技落后到AI大模型风靡全球,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同心同德、接续奋斗。</p><p class="ql-block">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族复兴的征程已进入不可逆转的阶段。回望过往,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在新时代的号角下,亿万人民必将以更昂扬的姿态奋勇前行,让承载着民族希望的中国号巨轮,在世界的浪潮中继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