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春秋岁月梦 见证峥嵘世事多

老白兔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7年农历十月初五,即公历11月7日,太谷县城以及县城附近的贯家堡、南沙河、水秀、北郭等村庄陷落于日本侵略者手中。</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9年1月20日,我出生在这个灾难深重的太谷城南贯家堡村的一个崇文尚武之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日本人投降我才七(虛)岁,只记得随父进城大人们得陪笑脸弯腰称鬼子“太君”!直到长大后才晓得:那年月中国人是亡国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记得日本人的高头大马把大哥的腿踩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共内战时我已上了小学,印象最深的是阎锡山的“三治传讯”,乱棍打死了我村通“共匪”的胡二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让人担惊受怕的是1948年农历正月初二,半夜时分,突然天崩地裂,枪炮声震耳欲聋。原来是南山八路军的民兵攻入我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村里阎锡山的“民卫军”有的下得跳了茅坑,有的被抓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以后,老百姓白天黑夜担惊受怕,直到1948年7月13日太谷解放,才算能睡个安稳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0年我考入太谷师范附小。经见过“三反五反”,我校就抓住一个“老虎”,为什么?作为小学生不甚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以为骄傲的是加入了“中国少年儿童队”(1953年8月21日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片中的胸章是“中苏友好协会会员证章”,足见当年的“中苏友好”是何等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代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太谷师范附小的同学仨,当时学生年龄差距大,中坐者是河北的同学,左边的城里娃,右边乡巴佬式的学子便是农村出身的在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3年考入太谷中学。那年代是德智体美劳自由全面发展的黄金岁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国人口只有五亿,没有升学、就业的压力。课余时间我几乎读遍了当时出名的古今中外名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上图是我们的“劳卫制”锻炼小组,闻名全校。下左二是组长,后来的山西电视台主任记者。后中立者则是显然不大更事的笔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57年学校开始动荡,过了一个假期 ,有的老师突然变成了右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着是大跃进,“大战钢铁”,深翻土地,修水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经身强体壮的我,自然是拉平车的主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月,啥也放“卫星”,这是参加汇演的舞蹈“演员”。左下的小伙子就是日后的老白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当时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一部六万余字“中篇小说”,被展览于县文化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考最为坎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原本我报的是理工,梦想当一名科学家;但是我的英语成绩挺好,学校建议改为文科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岂知当时高考是形式,分数是绝密,录取凭的是“政治标准”?因我父亲有“历史问题”,怕我学了英语“里通外国”,因此只能上“一般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十年寒窗,夜以继日、力争上游,班里曾经的学习委员,追求科学家的美梦,被击得粉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寻思学文科也行。近代的作家有几个是名牌大学出身?于是我重新做起了作家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说难忘的1960年,大学生们得课余采野菜 ,笔者作为班干部(图左一)正在登记每人的“战绩”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毕业后我们七名热血青年真的是主动报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坐火车,坐汽车,钻山洞,然后徒步,一路翻山越岭,背着行李徒步五十里,来到革命老区太行山深处的越霄山下。后左是笔者,左下、后右是一块来的文科同班同学,他们后来分别成了国家级优秀教师和学科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民风淳朴‌,学生纯真,同事融洽。所以仙人中学生活虽艰苦,但苦中有乐,闲暇时在寝室前拉起我心爱的手风琴,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我带领42名红卫兵步行千里到达北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学校从此停课了。数年来我收集资料企图撰写长篇小说“杨成武在太行”的作家梦又破碎了——因为全国作家除了陕西文联主席浩然,其他全被打倒。而且我们当教师的变成了贫下中农不屑一顾,人类不耻的“臭老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书危险了!我必须学习狡兔,再寻一“窟”,以保后半生有碗饭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开始了十易寒暑的学医之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文的读古医著自然不在话下,同时还学了“频湖脉学”、“心肺检查基本功” ,自费购置了听诊器,血压计……我领着学生们就地采集中草药二百来种,师生的常见病本校就能医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级各类学校停止了招生。为了让学生们不至于种地,我开办了几届“赤脚医生训练班”,后来不少学生因此而终身从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化课没用了,我发挥当年读书时中长跑与球类的特长,培养出了山西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子3000米和晋中区女子800米第一名及乒乓球县单打冠军等运动员,并因此而毋须接受二年以上“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直接进入了大中专院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4年经由亦学亦农的西烟中学,告别了耕耘14载的盂县,回到故里胡村中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由贫下中农管理,继续“农业学大寨”,数九寒天“大战乌马河”;继续训练我的“赤脚医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77年 ,全民期盼已久的高考恢复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举国欢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太谷二中的始建元老,立刻积极投身复习迎考。那时,一直加班到腊月二十八,但从未收过学生们一分钱的“补课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年行医之梦?自然得毫不犹豫让位于决定孩子们一生前程的高考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改革开放,拨乱反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臭老九”不臭了,我也入党了;1983年机构改革,国家提倡有专长的中年知识分子走上领导岗位。我被选中出任太谷二中教导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政事务多,上课负担重,“鱼和熊掌”不可能得兼,经过反反复复一再权衡,两年后我决定辞职,从而回到了我的母校——省首批重点中学太谷中学当教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是在这一排排的平房里,虽然条件简陋 ,但学子奋发读书,追求卓越;我则从早七点半陪学生到晚上十点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苍天不负苦心人。多年来本校的升学率屡创新高,屡冠晋中。我的班除了学子们各得其所外 ,也有的走进了北大、清华、复旦、南开、北理、天大、西交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越忙越得注意健身。这是清晨校门旁我们的形意拳学练团队。中立的男士自然是家传的当仁不让的“总教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曾经走出了北京体育大学的武术学生,晋冀武术之乡擂台赛拳王,省内外形意拳赛事冠军及当代形意拳教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99年底,站立讲台38年的我到龄了,退休了;但是,新的任务早就等着我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出身武术世家,父亲是中国形意名家。护国英雄师爷刘铁柱生前曾交给爸两个任务:一是写一套地地道道的形意拳书;二是将形意前辈的动人故事撰写成书,传播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起起落落四十年 ,第一个写拳书的任务,父亲总算完成了,那就是中国首部内容最为完整、全面、系统的形意专著《形意拳术大全》。但第二个写形意英雄故事集的遗命 ,年近九旬的父亲只能交给他的儿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父债子还,义不容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花甲之龄的我放下了教鞭,即刻开始了创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边走访健在的拳师,一边梳理父亲留给的原始材料。粗略统计,时间跨度百年,主次人物近二百,各种文字资料几摞 ……哎呀呀,面对如此浩如烟海的素材,自己成了咬刺猬的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上“点评”古今中外名著,可以大言不惭,评头品足,然而轮到自己实地创作,才发现当作家远比教书难得多得多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方便快捷 ,我购买了电脑。那时对这新鲜玩意儿一窍不通,还得向小孙孙从头学起,而且边构思、边打字,一心二用,难免顾此失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眼昏花,夜以继日,坐在电脑桌前敲打键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冬去春来,月缺月圆。熬过了五千多个日日夜夜,1916年终于交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了记实性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形意英雄传》。</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岂知出版后各地同仁、拳友陆续提供了许多补充故事,为此作者不得不再次坐在电脑桌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1年,凭着“二指禅”敲打的百余万言,八十章回的补充版上下册《形意英雄传》由国家老龄委旗下的“华龄 出版社”出版发行。而这时作者已经八十三岁高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当年的孩子们许多已经退休,在职的则成了各行各业的专家、能手、教授、主任医师,企业高管、CEO,行业全国组委及骨干教师、骨干职工、各级行政干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庆幸此生教了书 ,从而得以享受园丁饱赏硕果飘香的无限幸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生若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顾八十春秋岁月:极左摧毁了我的科学家梦,文革击碎了又一个作家梦,改革开放为了孩子们的大学梦而放弃了自己的行医梦,退休之后却不经意间,圆了多年前的一个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然,世事一场梦,人生几度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衣食无忧,身无大碍,与世无争,妻贤儿女孝,孙辈更出色。老头呢,时不时写写美篇,玩玩 AI,只图圆一个健康长寿不傻不痴的老来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