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中易》是继《连山》《归藏》《周易》之后的第四《易》吗?

中易书院@真理殿堂

<p class="ql-block">30、《中易》是继《连山》《归藏》《周易》之后的第四《易》吗?</p><p class="ql-block"> 在“易学”史上,伏羲《连山易》、黄帝《归藏易》、文王《周易》合称为“三易”,其共同点在于核心功能都是通过卦象系统来解释自然规律、预测人事吉凶,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易学文化的源头。《连山》以艮卦(☶)为首, 《归藏》以坤卦(☷)为首,《周易》以乾卦(☰)为首。</p><p class="ql-block">易经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文化的源头,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伏羲《连山易》,黄帝《归藏易》和文王《周易》,《中易》是21世纪的易经体系,和以上三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一脉相承。“百度百科”评价:《中易》是当代易经,东方圣经。</p><p class="ql-block">1、李树森查阅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古书典籍,把《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六爻,扩写成《中易》一百卦一万爻。将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大部囊括于《中易》万爻。</p><p class="ql-block">2、2009年,《中易》在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当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收藏号:20091B2116)。网络预言《紫薇出,弥勒行》评价:“二零零九天书成,紫微气动骇宇銮。”南北朝预言家庾信周宗庙歌《皇夏》)预言:“书成紫微动,律定凤皇驯。”刘伯温《帝师问答歌》里面说“燕南赵北把金散”,即在北京地区传播中易思想。</p><p class="ql-block">3、李树森出席北京2004年首届中国哲学大会,在会上宣讲发布《中易概论》。</p><p class="ql-block">4、2005年,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网络平台发布:《中易概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现代化建构。</p><p class="ql-block">5、2024年,香港中国人文科学理论研究院主办的《人文科学》杂志,在总第二期发布封面文章:《中易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价值哲学体系现代化建构》</p><p class="ql-block">6、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校长成中英先生讲授“中国管理哲学C理论”;李树森完成博士论文——“中易管理哲学”。</p><p class="ql-block">7、李树森在山西太原,参加第25届中国价值哲学大会,宣讲发布:中易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价值哲学体系现代化建构</p><p class="ql-block">8、李树森在中国长安“大同圣殿”,宣讲“中易思想”与“万教归一”“万法归宗”哲学科学思想体系及其历史使命。</p><p class="ql-block">附录:</p><p class="ql-block">中易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价值哲学体系现代化建构</p><p class="ql-block">https://mp.weixin.qq.com/s/SNzMfEz5zmSSRhBiUsbO7w</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