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翻开语文课本,指尖划过书页,我们触碰到的,远不止是一篇篇需要学习的课文。那是一个个璀璨的文字世界,是作家们用匠心为我们铺设的写作之路。</p><p class="ql-block">      《走月亮》教会我们,如何用眼睛、耳朵和心,将寻常的夜晚漫步写成一首充满温情的散文诗;《繁星》让我们看到,如何将仰望星空的细微感受,编织成一片深邃的遐思;《爬天都峰》则告诉我们,一次攀登如何通过清晰的顺序和真切的感受,写成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这次习作展示,就是同学们从课文中采撷智慧的火花,点亮自己笔下世界的尝试。愿这些稚嫩而真诚的篇章,能为您带来一份感动。因为,每一颗热爱写作的种子,都值得被看见,都蕴藏着参天的未来。</p>  将一件事情写清楚  以读输入  <p class="ql-block">         《爬天都峰》属于第五单元(习作单元),人文主题为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语文要素是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并学会把一件事情写清楚。《爬天都峰》一课中,作者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登顶后”的顺序,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将爬天都峰这件事情有条理地写清楚。跟着课文学写作,是习作单元教学的要点。按顺序写、抓住人物细节写清楚过程,正是本课教学需渗透的写作技巧。</p>  <p class="ql-block">  回顾课文,梳理文脉,了解作者是按照爬峰前、爬峰时、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的,并联系之前所学,回顾顺序词,引出写事的第一个要点——“写清顺序”</p>  <p class="ql-block">  品读课文,赏析重点段落和关键词句,体悟心理、语言和动作描写,了解作者是如何把事情写清楚的,引出第二个要点——“抓住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写清过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原来笔尖也是天都峰</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得把“想”钉成铁索</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让“做”变成凿岩的锤</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说”是吹向终点的山风——</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 style="color:rgb(255, 138, 0);">而顺序,是那根系紧安全的绳</i></p>  以写输出  <p class="ql-block">  活学活用,以对照本课习得的写作要点,评析、修改孩子的习作为例,让孩子们学会迁移运用,以读促写。</p>  <p class="ql-block">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阅读延伸到习作。让学生将最近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按顺序、抓重点写清楚,并通过评价量表梳理写作要点,指引习作方向。</p>  <p class="ql-block">         大部分孩子已经树立了“顺序意识”,并开始有意识地在重点部分“添砖加瓦”,这是非常可喜的进步!</p>  融情于景  <p class="ql-block">  《走月亮》教会我们,如何用眼睛、耳朵和心,将寻常的夜晚漫步写成一首充满温情的散文诗;《繁星》让我们看到,如何将仰望星空的细微感受,编织成一片深邃的遐思。看,孩子们的片段仿写充满了童趣!</p>  <p class="ql-block">  “一切景语皆情语”。成功的融情于景,不是简单地在景物描写后加上“我的心情很好”,而是让景物本身替你“说话”,使读者能直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你的情绪。</p>  <p class="ql-block">  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写作的方法,但真正动人的故事与情感,永远藏在我们的生活里——是清晨洒进教室的第一缕阳光,是放学路上闻到的阵阵饭香,是与朋友一次开心的嬉闹,甚至是心中一闪而过的委屈或迷茫……</p><p class="ql-block">       愿你们永远保持这颗敏锐而温暖的心。用心观察,用爱感受,我手写我心。 请相信,你们笔下的平凡点滴,就是独一无二的精彩篇章。未来的写作之路,老师期待与你们继续同行,一起采撷更多生活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