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五十周年散记

大灰狼6870564

<p class="ql-block">  人一生之中,总有几段时光常萦绕于心,也会有几个地方令人眷恋。滇东北火腿之乡的西泽马戛,正是这样一个令人难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时光悠悠,2025年9月25日如约而至。对插队落户马戛的第二批10名男女知青而言,这是个颇具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50年前的今天,我们响应党和政府号召,上山下乡来到农村。自此,有了“知青”这样一个伴随终生的共同名字,一个叫做“集体户”的温馨大家庭。而马戛这方土地,也成为我们正式踏入社会,栉风沐雨的人生新起点。</p> <p class="ql-block">  在农村这广阔天地里,我们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知青兄弟姐妹朝夕相伴,互帮互助,共同生活、劳动,感受着“家”的温暖,体验着别样的“亲情”,不仅结下了深情厚谊,也留下太多太多的“忘不了”:</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初到农村,担着笨重木桶去河沟里挑水那左摇右晃、踉跄前行的狼狈身影,欣慰后来肩挑重担行于崎岖山路如履平地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初次背竹蔑编制的大背篓,双肩被硬邦邦挎手勤得疼痛红肿,到逐渐习惯背篓成为劳动生活的重要工具,背着百把斤重物爬高上低仍有余力。</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酷暑严冬开荒挖地,稚嫩双掌被锄把磨出串串胀鼓鼓、亮晶晶的血泡、水泡如何“凤凰涅槃”,蜕变成一个个黄灿灿硬茧子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为将干硬苞谷粒变成烹食的苞谷面,每天让身体像毛驴般一圈圈转动沉重的大石磨,从初始转不了几分钟便头晕目眩,到可长时间轻松自如推磨的突破。</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组建宣传队的趣事,歌舞《马戛人民学大寨》在公社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创作奖”的惊喜,以及一次次翻山越岭、走村串寨演出,为乡亲们带来的开心快乐。</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喂过的猪,养过的狗。想起每当喂猪时,手中锑瓢与猪食盆相碰,发出阵阵清脆声响,那只唤作“花豹”的母狗定会寻声飞奔而至,与猪抢食的画面,仍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大伙利用业余时间,共同开垦出的那块虽不大,却很规整的自留地,众人浇水施肥、精心照料,如愿收获茄子、辣椒、四季豆等新鲜茶蔬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闲来无事时,男女知青皆爱围坐于温暖的火塘边,无拘无束地烤洋芋、烧苞谷、侃大山、相互打趣、放声高歌诸般苦中作乐的和谐场景。</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夜晚床头那盏由废弃墨水瓶改制成的小小煤油灯,昏黄摇曳的火焰随黑烟袅袅起舞,灯下看书写字时间久了,鼻孔被熏黑的无奈。</p> <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寒冬腊月天到公社参加文艺会演,因没按要求带被褥,连续数夜只能和衣蜷缩在礼堂地上铺垫的松毛堆里,身上共同裹着舞台大布幕御寒的囧况。</p><p class="ql-block"> 忘不了偷摘大队部院中水蜜桃、私下到老乡柴垛抽取烧柴、偷拔牧场地里洋芋、大白天路边屙“风景屎”致春光外泄等糗事……</p><p class="ql-block"> 都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所有经历皆会结出相应的果。我们知道,当兵的有“军龄”,工人有“工龄”,知青,最终也获得了政府认可的“农龄”,而这,也是国家对超1700万名知青青春付出的一种肯定。知青在“广阔天地炼红心”的时间虽有长短,但对那段青葱岁月却都一样记忆深刻。这,即是源于心灵深处难以割舍的知青情结,亦是无法随时光流逝而泯灭的知青情怀。</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无事时,我喜欢让思绪自由自在地荡漾在以往时光的河流里,遥忆飘散在蹉跎岁月里的往夕,追寻那属于我们热血青春的点点轨迹。偶尔,也会写点有关青葱岁月的小文字:坦然直面当年农村的贫穷落后,客观真实地讲述生活的艰辛多舛,以及对奉献了一段最美年华的那片土地的眷念。而那用青春激情镌刻下的成长烙印,蹉跎岁月里写就的美好人与事,患难与共的知青兄弟姐妹情谊,更是铭记于心。正是知青岁月,锻炼了我们独立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明亮了认识社会人生的眼眸,收获了自强自立、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知青,是特定历史下的社会产物,属于一代人的独有印记。再回首,那段岁月已然远去,慢慢淡化成了知青个体心中的零碎记忆。一个知青有一个知青的故事,万千知青的故事汇聚起来,构建起具象的知青历史篇章。作为这场“红色运动”的亲历者,相信较之那些凭主观臆断的“旁观者”,自会多些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反思:既不会盲目为“上山下乡运动”高唱赞歌,亦不会武断地全盘否定……尽管社会上对“知青运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我们相信:共和国决不会忘记“知青”、忘记“知青精神”!</p><p class="ql-block"> 我亲爱的知青兄弟姐妹,不论你此刻身在何方,都让我们举起手中杯,为心中永远的“知青”,为不灭的“知青精神”,为温暖半个世纪凝聚不散的知青情缘,干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