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拍出照片的趣味性,涉及到一个概念——趣味中心,绝大多数的好作品都有一个趣味中心。趣味中心一般指画面中有趣味或者有意味的主体。反过来理解就是,您的主体需要有趣味或者意味,才可能是好照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园春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照片的雪后环境不错,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到照片的高光曝光过度。还有照片主体趣味性或者意味性不足,就是说主体人物以及人物状态趣味性或者意味性不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雪后校园有很多有趣味或者有意味的场景,比如:出来两个同学,欢声笑语,动作姿态富有张力。或者出来两个嬉戏打闹的、攥雪球、打雪仗的。等一等可能会有意外惊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可以改变思路,用摄影技巧让平淡的主体变为有趣味。比如,用慢门拍摄,让景实人虚,形成彩色的动感痕迹,如果一群人中,正好有人停步,有人走路,用1/15秒的速度拍出人物有虚、有实的动、静对比效果,这样使照片更有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江集日 万芒 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抓猪的大姐是画面主题,也是常说的趣味中心,夸张的肢体动作让画面更有趣味性,而且与车上图画中的女子形成对比。如果大姐是手里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只是路过,会减弱画面的趣味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难动作 徐晓刚 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猫钻进桶中寻找食物,姿态特别,让图片更有趣味性。如果猫以一般的状态蹲在桶边,图片就很平,趣味性不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城之子 徐晓刚 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景是背柴的人,中景是黄叶树,远景是长城,背柴的人物是画面主题,是趣味中心,如果没有背柴的人物,图片趣味性或意味性都会大打折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