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招远举办,这是我们招远的一件大事,为了让我的意大利女婿大卫更深入全面了解中国,我和女儿女婿一同前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人不是很多,为了防雨,一些摊位上的商品用塑料纸遮了起来。我们三个人撑着伞漫无目的走走停停,我和女儿不时给大卫做一些必要的介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到一个摊位前,看到地瓜干,大卫以前没有见过,我便给他介绍。老板见状,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一下。大卫尝了一口,我问“喜欢吗?要不要买点儿?”大卫没有回答,有点腼腆地笑着,不置可否。大卫平时很在意我女儿的意见,我以为她是在等女儿拿主意,就稍微往前走了几步对他说“以后你自己喜欢就说喜欢,不喜欢就说不喜欢,不用太在意凌的意见。”大卫还是冲着我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了那个摊位,女儿告诉我,大卫说他是怕老板伤心。那一刻,我恍然大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卫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人,对一个陌生的异国人,他在话出口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对方的感受,这是一种“无我”的善良: 他的出发点不是为了获得老板的感谢,也不是为了在我和女儿面前表现自己,而是完全出于本能——一种不忍心伤害一个热情陌生人的本能。这种没有“表演性”和“功利心“的善良,是修养内化于心的自然流露,最纯粹,最真诚,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高贵,他将“被拒绝”的可能尴尬从老板那里悄然转移开,独自承担那份“犹豫不决”的微小压力,而对方却无需知晓也不必言谢,这种“看不见的善良”是一种高级的、高贵的修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愿更多的人能用“无我”的善良打动影响周围的人,愿更多的人能被“看不见的”善良默默保护。当这种善良无声地汇聚成一股暖流,它会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跨越信仰,让世界变得更美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