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0924上午晴,初秋时节气温19-28度。我们来复中学部分同学相约,到位于成都新都区相聚。秋游桂湖公园、森林湿地公园、宝光寺等风景名胜景点,品尝当地美食美酒,把酒言欢,畅叙同窗情。打言一首记之。</p><p class="ql-block">《秋游新都桂湖》</p><p class="ql-block">乙巳初秋艳阳天,</p><p class="ql-block">来中同学聚蓉城。</p><p class="ql-block">新都桂湖赏荷桂,</p><p class="ql-block">拜谒文豪杨升庵。</p><p class="ql-block">著名诗人Z宜红兄诗作:</p><p class="ql-block">《新都共醉》</p><p class="ql-block">一别同窗五十秋,</p><p class="ql-block">年近古稀往事悠。</p><p class="ql-block">新都此际宜宾客,</p><p class="ql-block">共醉当年少年游。</p><p class="ql-block">新都桂湖公园,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桂湖中路,始建于初唐,明代因学者杨升庵扩建得名,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公园占地4.8万平方米,分为老桂湖与新桂湖两大区域,以环湖桂树景观为核心特色,形成“金秋桂花满园,盛夏红莲绽放”的独特景致。讨论园内保留升庵祠、交加亭等20余处仿古建筑,以及桂湖碑林、翠屏山假山等文化景观,兼具隋唐古典园林格局与清代川派造园技艺。</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桂湖初建于唐代,原名“南亭”,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经状元杨升庵家族扩建为私家园林。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辟为公共园林,1980年列入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3年新桂湖公园建成后,形成“一湖两区”格局。</p><p class="ql-block">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公园现存明代古城墙遗址650米,碑林景区展出东汉画像砖、唐代造像等文物。入口楹联“桂蕊飘香美哉乐土,湖光增色换了人间”概括其景观意境。1987年起每年举办中秋桂花节,开展诗词朗诵、茶艺展示活动。</p> <p class="ql-block">杨慎(1488年12月8日1—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p><p class="ql-block">杨慎于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出居庸关时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p><p class="ql-block">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其诗词曲各体皆备,自有一定的风格。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风气之外。而乐府首倡《花间》,影响隆、万以下风尚,同趋绮丽。</p><p class="ql-block">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被后人辑为《升庵集》。</p> <p class="ql-block">黄峨(1498年-1569年),字秀眉,四川遂宁(今遂宁市安居区西眉镇)人,明代蜀中才女,南京工部尚书黄珂之女,文学家杨慎继妻,与卓文君、薛涛、花蕊夫人并称蜀中四大才女。</p><p class="ql-block">正德十四年(1519年)与杨慎成婚,嘉靖三年(1524年)杨慎因“大礼议”事件谪戍云南,黄峨随行至江陵后独居新都,其间创作《寄外》《黄莺儿》等诗词散曲。</p><p class="ql-block">隆庆三年(1569年)病逝,与杨慎合葬。其散曲作品《陶情乐府》《杨夫人乐府》及与杨慎合编的《杨升庵夫妇散曲》流传于世,部分作品收录于《杨状元妻诗集》。</p><p class="ql-block">现代遂宁市安居区建有黄峨故里,出版《黄峨作品注评》《黄峨传奇》等研究著作。</p> <p class="ql-block">古城问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