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挥洛邑嘉年华,碑寻嵩岳忆汉风。 李晓辉临《启母庙阙铭》记

鐵盦

<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20日,我应邀赴第二届国际书法嘉年华开幕式,参与现场书写活动。</p> <p class="ql-block">此次同行的平顶山书友中,亦有郝少文、赵丰杰、陈辉、韩存利、李亚凯诸位书家,笔墨相聚,共赴雅事。</p> <p class="ql-block">活动落幕后,我们一同参观了张海书法艺术馆,在墨香氤氲中品赏佳作,感悟书艺魅力。</p> <p class="ql-block">午后时光匆匆,众人又赶赴登封,专程探访东汉时期的启母阙,在历经千年的石刻遗存前,触摸历史与艺术交融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启母阙,又名开母阙,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是启母庙前的神道阙,为东汉延光二年(123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与太室阙、少室阙并称为“中岳汉三阙”。 </p> <p class="ql-block">启母阙以凿石雕刻砌成,分东西二阙,现存高3.17米。</p> <p class="ql-block">阙身雕刻马技、骑马出行、杂技、幻术、驯象、郭巨埋儿、夏禹化熊、果下马、狩猎、虎逐鹿、双蛟、月宫图、蹴鞠图等,阙顶雕刻瓦垄、瓦当、板瓦、垂脊等建筑构件,其中女子蹴鞠图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重要实物证据。</p> <p class="ql-block">西阙北面有两方阙铭,一方为启母阙铭,篆书;另一方是请雨铭,在启母阙铭下,隶书,堂溪典撰写。</p> <p class="ql-block">《启母庙阙铭》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无额。铭文篆书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书法古朴,是汉代篆书的名迹。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依稀可见。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该碑铭笔法茂密雄浑,方形转折处多以圆笔,线条丰腴圆满,近似《祀三公山碑》,结构内舒外紧,以势取胜。</p> <p class="ql-block">相传大禹在嵩山一带治水时,为了将南麓的洪水引入黄河,决心开凿轘辕关。那时他与涂山娇结为夫妻,却因治水重任顾不上回家。一次涂山娇去给大禹送饭,远远望见丈夫的身影,走近却发现那竟是一头黑熊,正奋力开山凿石。涂山娇又惊又气,转身便跑,大禹察觉后急忙追赶,还没等他解释,涂山娇已化作了一块巨石。大禹对着巨石悲痛大喊:“还我儿来!还我儿来!”话音刚落,一声巨响震彻山谷,巨石从北侧轰然裂开,婴儿啼哭声随之传来——他们的儿子夏启,便从此石中诞生。</p> <p class="ql-block">回程之后,有感于斯遂铺开宣纸,提笔临写此铭。笔尖落下时,仿佛有汉风拂袖。我不是在复制文字,而是在与千年前的书写者对话。每一笔的起承转合,都像在回应那凿刻于石上的古老呼吸,我临的不只是字,更是那段藏在石头里的汉风……</p> <p class="ql-block">李晓辉选临《启母庙阙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