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读《为什么是毛泽东》有感</p><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为天下奇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4、积极态度 精神力量</p> <p class="ql-block">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杨昌济先生向学生们推荐这本杂志并投稿写文章。受《新青年》影响,毛泽东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思想层面,开始注重思想内涵、关注精神的力量,这是毛泽东进入到另一个台阶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知识界时尚推崇思想革命,强调主观对社会的改造能力,夸大精神的作用。人类之所以超越其他生命而统治地球,是因为人类的智慧在于学会借助自然之力。精神在某种情况下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当精神起主要作用的时候,往往会让人产生神奇的感觉。毛泽东接受杨昌济先生强调重视主观意志决定作用的观点并将之放大,因为此时的毛泽东除了精神力外再一无所有。</p> <p class="ql-block"> 黎锦熙是毛泽东湖南一师的老师后到北京教书,他们亦师亦友书信交流思想。毛泽东开悟了:“总统、内阁、军事、实业、教育,一切皆枝节也”,落后的中国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革命和牺牲,这恰恰是最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单靠某种形式的变化不行、靠着军事、教育、实业等具体做法也不行。北大学究们认为“民主与科学”是中国的希望,兴奋地树起德先生赛先生幡杆,喊着空洞响亮的口号;清末民初的风云人物玩的都是花活,都是支流末节。毛泽东此时虽然还尚未找到大本大原,但他已经知道别人错了,这就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这就是智慧,这种否定就是真理的份量。</p><p class="ql-block"> 此时的毛泽东游走于“宇宙乃一大我”的膨胀和卑微的社会地位的压迫之间,他的心灵在哲学、伦理学的王国里寻觅着、遨游着,他从中外文化里汲取营养。《心之力》文章深受杨昌济的赞赏得了100+5分,毛泽东也十分得意广为宣讲,此时毛泽东的思想并没有定型,还在探索中,但积极的人生态度已占上风,有没有积极的态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毛泽东的《咏梅》词与南宋陆游《咏梅》名篇相比,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佳注解,陆游的报国无门的苦闷与无耐;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积极向上的热情。同样是慈悲为怀,要消除苦难,也有积极与消极之分。</p> <p class="ql-block"> 人生最终差距颇大的影响因素很多,有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很关键。热情是翅膀,冷漠是龟壳,积极和消极差异巨大,人生最低的台阶可以慢慢地爬上去,但最高台阶一定是飞上去的。佛教徒躲避今世苦难以待来世,而毛泽东则积极应对创造未来,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中国社会经历过真正的大的动荡,中国社会处于一盘散沙,中国社会给过各类主张的人们的机会,各式各样的想法导致各式各样的做法,都试过了,都不成。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容许中国人悠哉悠哉地变革。</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中国的实情。切莫“黄昏独自愁”、“零落成泥碾作尘”,期待“飞雪迎春到”、“山花烂漫时”。中国社会期待着伟人出现,毛泽东在苦苦的探索、积极地磨炼、默默地积蓄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