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清浅,捧一卷书来读,便是教师成长的温柔时光。在平凡的日子里,以书为友,在文字中汲取力量、拓宽视野。那些浸润心灵的字句,会悄悄化作课堂上的灵光与温度,让教育不再是重复的日常,而是在书香滋养下,不断进阶、愈发丰盈的修行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困境中的坚守——让教育家精神照亮乡村幼教之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鲁家沟幼儿园 骆海梅</p><p class="ql-block"> 捧读成尚荣先生的《教育家精神,伟大心灵的时代回响》一书,字里行间流淌的教育智慧让我不禁掩卷沉思。作为鲁家沟幼儿园的园长,回望这一年的办学历程,我与教师们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恰是对教育家精神最生动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2025年秋季学期,在生源锐减的困境中,我们10名教师坚守岗位,守护着41名幼儿的成长梦想,以教育者的赤诚之心,点亮了乡村学前教育的希望之光。</p> <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首先是一种超越困境的教育坚守。2024年初秋,我初到鲁家沟幼儿园,眼前的景象令人焦灼:全园仅有51名幼儿,我本人人地生疏,幼儿园对面的马路汽笛轰鸣,工作更是毫无头绪,心情如当时的天气般燥热,一度陷入迷茫。但很快,教师们的专业热忱深深感染了我。他们常常忘我工作,专注于如何让每个孩子获得更好的成长体验。这种纯粹的教育情怀,让我们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不是追求规模效应,而是关注每个生命的独特绽放。</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开始探索“小而美”的办学路径,将有限的资源转化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坚守终有收获:在第41个教师节,鲁家沟幼儿园荣获镇级先进集体称号,三位教师获评镇级优秀教师。这印证了成尚荣先生的话:“真正的教育家,总能在困境中看见希望。” </p><p class="ql-block"> 回望过去一年,共读共写的专业成长模式,让教育家精神在基层实践中生根发芽。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们建立了“三个一”学习机制:每周一次教育经典共读,每月一篇教育叙事,每学期一次教学反思会。持续的读写实践,让教育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化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我园两位教师在安定区第一届教师生命叙事和班级叙事中荣获一等奖。她们用质朴的文字记录下教育现场的感动与思考:姚老师写道“当害羞的婷婷第一次主动举手时,我看到了信任的力量”;张老师分享“用乡土材料创设游戏区,孩子们眼中的光芒让我明白教育的真谛”。这些文字没有华丽辞藻,却饱含教育者最真挚的情感,这正是教育家精神最本真的表达。 </p><p class="ql-block"> 教育家精神的最终归宿,是促进每个生命的健康成长。在鲁家沟幼儿园,我们尝试“生活即教育”的办园理念。教师们利用乡土资源开发课程:秋天的落叶成了美术材料,田间的行走变成生动的户外实践,传统民间游戏被赋予新的教育内涵。这种扎根乡土的实践,让教育自然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我常常被这样的场景打动:教师一笔一划认真书写教案,多次放弃午休时间进行家访,放学后自发制作活动简报。这种充满凝聚力的专业共同体氛围,正是教育家精神最好的传承方式。正如成尚荣先生所说:“教育的美好,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p> <p class="ql-block"> 合上这本充满智慧的书,窗外的夕阳正洒在幼儿园的操场上。看着孩子们离园时欢快的身影,我更加坚信:教育家精神不在远方,而在每个教育者的日常坚守中。尽管生源减少的挑战依然存在,但我们的教师团队正以专业热忱,书写着乡村幼教的动人篇章。</p><p class="ql-block"> 这让我想起书中的一句话:“教育者的幸福,在于见证生命的成长。”在鲁家沟这片教育的热土上,我们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无论城市或农村,都要做有温度的教育,都要成为点亮孩子未来的那束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姚雅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审核/骆海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