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人文圣山一庐山

兴文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上庐山是1995年的夏天,那时因为参加一个小型会议,在山上逗留了几日。此后一直想再上一次庐山。庐山令我挂念的,不只是它的秀丽风景,更主要的是它深厚的文化积淀。今年盛夏酷暑,是我国排名历史第二位的高温季,我决定二上庐山,在避暑的同时也了却20年来的一个夙愿。</p><p class="ql-block"> 我国众多的名山,包括五岳乃至于历代帝王封禅之地的泰山,若论文化底蕴之深厚,均不及庐山。"中国第一人文圣山"的名号非庐山莫属。</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相传,殷周时曾有匡姓兄弟七人结庐隐于此山。可能因此,司马迁的《史记》最早称此山为庐山:"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自此庐山这个名字便与中华民族的历史相连。庐山是中国的诗山词峰,历代名人在此留下了1.6万多首传世的诗词歌赋,庐山还是中国山水画的诞生地。 被誉为"天下第一书院"、开创中国书院制度先河的白鹿洞书院就在庐山脚下。同在庐山脚下的东林寺,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慧远大师在此拉开了佛教中国化的序幕。道教宗师陆修静在庐山修筑太虚观、整理"道藏",奠定了庐山南方道教中心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1895年,英国传教士李德立在庐山上租地,建起了庐山上的第一幢别墅。此后庐山上陆续建造了600多幢风格各异的别墅和其他建筑,形成了山上的万国别墅群和有2万居民的牯岭镇。这些老别墅不仅是建筑艺术的珍品,更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见多了各地的名山大川,庐山的自然风光算不上特别出色。但是因为人文元素的加持,庐山的锦绣谷、仙人洞、花径、含鄱口、庐林湖等自然景观,就有了独特的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 此次二上庐山,我特意多住了几天,好几次避开旅游旺季的人群,漫步在浓荫遮蔽、格外幽静的别墅区小道上,仿佛行走在时光长廊里,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沉醉其中。这是在庐山旅游才能感受到的独特体验和享受。</p> <p class="ql-block">  庐山索道上站。</p> <p class="ql-block">  20年前首次坐汽车上庐山,应了毛泽东主席《登庐山》诗中的描述"一山飞峙大江边,越上葱茏400旋",转了近400个弯才到山顶。如今乘坐索道,10分钟不到就到了山顶。</p> <p class="ql-block">  从索道站出来便是公交总站,旅游专线和多条公交线路与索道无缝衔接,论交通的便捷程度,众多名山中,庐山应该是首屈一指。</p> <p class="ql-block">庐山顶上是一个各种建筑云集的小镇,常住居民2万余人,这在国内的名山中恐怕也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  牯岭街是一条主要的街道,街上集中了各种店铺尤其是餐饮店。</p> <p class="ql-block">  含鄱口。</p> <p class="ql-block">  望鄱亭。</p> <p class="ql-block">  含鄱岭和对面的汉阳峰之间形成一个巨大的壑口,大有一口吸尽鄱阳湖水之势,含鄱口也因此得名。这里是庐山观云海、看日出的最佳之地。我们来时并非最佳时刻,但是眼前的景象已足够美好。</p> <p class="ql-block">  庐山脚下是清晰的九江城市全貌。</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五老峰。庐山云雾名闻天下,可能我们是在盛夏时节上山,看到云雾缭绕的时刻并不多。</p> <p class="ql-block">  望鄱亭,与含鄱亭相互辉映。</p> <p class="ql-block">  锦绣谷,庐山风景区的著名景点,以奇峰怪石、苍松翠柏和变幻的云雾景观组成,全长约1.5公里</p> <p class="ql-block">  U形的陡壁峡谷景观,四季景色各异,锦绣谷之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庐山松。</p> <p class="ql-block">  险峰上的好运石,因毛泽东诗句"无限风光在险峰"而闻名,是游客到庐山必留影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庐山的核心景点之一,因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而声名远扬。</p> <p class="ql-block">  仙人洞是一个道教洞天,但是这里除了道教,同时也供奉着佛教、儒教的神像。儒、释、道三教并存于一处,这在中国许多景点都可以看到,这是中国宗教文化包容性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观妙亭,原为朱元璋为纪念其军师周颠所建的"访仙亭",民国时在其原址上重建并改名。</p> <p class="ql-block">  谈判台旧址。解放战争时期,美国特使马歇尔为调停国共内战,曾经八上庐山,多在此与蒋介石谈判。</p> <p class="ql-block">  御碑亭,是朱元璋为纪念周颠而敕建的碑亭,亭内的石碑上刻有朱元璋亲笔撰写的《周颠仙人传》。据说,因为要运碑上山,才有了上庐山的第一条小道,因为全程蜿蜒盘旋,又称为99盘道,小道两旁留存着众多的摩崖石刻,至今仍是登庐山一条最具文化价值的步道。</p> <p class="ql-block">  花径,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公园。白居易在此游历时写下了《大林寺桃花》一诗,在此地还曾发现刻有"花径"二字的巨石,1953年这里被拓建为花径公园。</p> <p class="ql-block">  景白亭,亭的石头上刻有白居易那首脍炙人口的《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p> <p class="ql-block">  白居易草堂陈列室,系按照白居易《庐山草堂记》的描述复建。</p> <p class="ql-block">  花径湖,是1961年兴建的人工湖,因为形似提琴,故又名"如琴湖"。</p> <p class="ql-block">  庐山植物园,于1934年建立,是中国第一座科学植物园,现为"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p> <p class="ql-block">  庐山的林荫大道。</p> <p class="ql-block">  芦林湖,由修筑水坝蓄水而成。湖水如镜,周围群山环抱,芦林大桥桥坝一体,湖中两个小亭景色点缀,景色精致秀丽。毛泽东在庐山时,多次在湖中击水畅游。</p> <p class="ql-block">  庐山会议会址(庐山人民剧院),原为庐山大礼堂,是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它与中国现代不少重大事件相关,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此发表抗战宣言,1959年、1961年和1970年中共中央分在此召开八届八中全会、中央工作会议和九届二中全会。</p> <p class="ql-block">  庐山抗战纪念馆,前身为庐山图书馆,是民国时期庐山三大建筑之一。今年是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馆内"国共合作全民抗战在庐山"的主题展,介绍了庐山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以及中国抗战史上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芦林一号。毛泽东曾经在1959、1961、1970年三次上过庐山,在庐山前后居住过137天。芦林一号是毛泽东1961年第二次上庐山的下榻之地。</p> <p class="ql-block">  芦林一号现为庐山博物馆,展陈了与庐山相关的各类珍贵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曾经住过的卧室。</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名人与庐山"、"庐山老照片"等多个主题陈列。</p> <p class="ql-block">  美庐,是一座建于1903年的英国券廓式别墅,蒋介石夫妇在庐山时居住在此,蒋介石题了"美庐"二字,镌刻于院内石头上。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也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周恩来在庐山活动纪念室,与美庐隔街相望。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周恩来在此居住。室内陈列着的珍贵的实物和照片,介绍周恩来在庐山的活动和主要历史功绩。</p> <p class="ql-block">  庐山别墅群的形成与英国传教士李德立有关。19世纪末李德立来到庐山,拿到了4500亩地的永久租约,随后成立公司,将地皮分块编号出售给长江沿岸的外国人,并将原地名"长冲",改为"COOLING "即英语的清凉之意,庐山上的中文名"牯岭"也由此而来。庐山上现存有600余栋别墅,具有20多个国家的风格,是名副其实的"万国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怀着好奇心,想看看李德立自建自住的别墅。问了山上一些当地人都不知道。最后问了庐山宾馆的工作人员才知𣇈,李德立的别墅就在庐山宾馆内,别墅几经易主,最后为孔祥熙所有。</p> <p class="ql-block">  别墅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  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不同年代建造的别墅有着不同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  庐山的老别墅曾经有不少名人居住过,几乎每幢别墅都有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别墅村宾馆,内有好几栋别墅是中共中央三次庐山会议期间,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175号别墅,是毛泽东在1970年中共中央九届二中全会期间的居住地。</p> <p class="ql-block">  176号别墅,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期间,是彭德怀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  179号别墅,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董必武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  为了展示庐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庐山利用几幢相邻的老别墅,开辟了一个文博苑景区,包含了四个小型的专题博物馆,分别是:石刻博物馆、诗词博物馆、宗教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给游客提供了在较短时间内多了解一些庐山历史文化的便利。</p> <p class="ql-block">  于1980年9月1日在全国公开放映的电影《庐山恋》,已经在庐山电影院连续放映了45年,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  庐山恋是一部爱情电影。对于来过庐山或者向往庐山的人来说,庐山恋何尚不是他们对这座中国第一人文圣山的一种情结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