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见敦煌》是甘肃省首部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由著名导演王潮歌执导 。该剧于2016年9月20日在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首演成功 后,成为敦煌的又一张名片,在莫高窟附近特意为这个演出修建了一个剧场,天天演出至今。</p><p class="ql-block">演出采用空间体验方式,以“穿越”主导,让观众在行走中观演 。全剧从敦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选取几个典型场景和线索人物,如,常书鸿,张骞、索靖、张议潮,悟真和尚,王维等,串联起敦煌的历史故事 。结合舞蹈、音乐、诗歌等艺术形式,为观众打造出了沉浸式的视听盛宴</p> <p class="ql-block">《又见敦煌》拍的照片和视频的质量不高,根本无法表现这个演出的魅力。但整理照片时,还是唤起了我那么多对现场的回忆,激起太多的感叹,以至还是决定单独为这个演出做个美篇,保留下这珍贵的回忆。关心这个演出内容的朋友就看看我的文字表述吧。</p> <p class="ql-block">进入剧场后没有座位,有个讲解员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观剧的形式,演出就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随后追光灯照亮了一位又一位在敦煌历史中大名鼎鼎的人物。这些人物分别用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告诉观众我是谁,在敦煌做了些什么。使观众对敦煌的历史以及历史人物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他手持杖节、身着汉服,在被匈奴拘押了十几年后,站在舞台上,大声对着观众连问多遍 “此地是敦煌吗” ,在得到观众的互动后,这位面容枯槁的老人会举起颤抖的双手说:“哈哈哈哈哈哈!我知道!我当然知道,这里是敦煌!我回来了!我回到大汉啦!……这是一条大路啊!我,张骞!我从两千一百年前向你们走来 !”</p> <p class="ql-block">常书鸿,被誉为“敦煌守护神”,早年留学法国,后终身投身于敦煌文物保护和研究工作,担任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研究院前身)首任所长。他在整个演出中,通过与各种历史人物的时空对话,生动的揭示了敦煌的历史和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索靖,曾为西晋王朝戍守边疆、抵御外敌入侵,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后战死沙场。索靖曾在莫高窟题壁,将其称为“仙岩寺”,他是现知最早记载与莫高窟佛教遗迹的历史人物,他的书法作品也成为了敦煌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然后这些历史人物从大厅中间的T台一一走过,真有一种历史迎面走来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发现藏经洞,将经书卖给外国人的王道士。</p> <p class="ql-block">曾经赶走吐蕃,重新畅通丝绸之路的张议潮。</p> <p class="ql-block">这是莫高窟壁画中曾出现过的服饰。</p> <p class="ql-block">然后导播指示观众走入另一个演出大厅,四周漆黑,还是站着观看。一片歌声在观众身边响起,聚光灯将大厅中央的几位村妇模样的歌唱者照亮,歌声极其淳朴,没有伴奏,唱着唱着从观众身边走过,汇入大厅一侧,那一侧的灯光亮起,原来是一大片身着当地老百姓服装的演员,其中几个演员开始以朗诵的形式诉说当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然后灯光一转转向大厅的另一侧,聚光灯下,一位现代学者正在质问王道士,当年为什么把那么贵重的经书卖给外国人?王道士开始讲述,他是为了有钱保护更多的历史文物,...... 然后就是关于当时文物被运走装箱时的情景表演。当地的风俗是,干见不得人的事时,要在脸上身上抹些红色,日后才不会遭到惩罚。演员们赤裸着上身,在极其痛苦的表情中,往脸上,身上抹红颜色的场面极其感人。</p> <p class="ql-block">一大批珍贵的经书被外国人运走了,王道士极其的自责。演出通过王道士以观音菩萨的隔空对话,道出了他心里的郁闷和委屈,王道士不断的说,“为什么那么多人责怪我呀?......”,观音菩萨则大度的宽容了他。这个演出算是帮王道士在大众的观念中解脱了。</p> <p class="ql-block">灯光的色彩不断的变换,墙壁上的女演员在布帘中时隐时现,做出各种莫高窟壁画中出现过的舞蹈动作,让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然后大厅的另一面出现了飞天表演的场面。一群赤裸上身的男士,在下边做出各种人体造型,托着一位在空中飞来飞去的女演员。应该有绳索吊着女演员在空中飞来飞去,由于灯光只照亮了女演员,观众看不到黑色的绳索,就感觉女演员是在空中飞来飞去。</p> <p class="ql-block">然后导播指挥观众进入另一个演出场所,这个演出场所与前两个大厅不同。每个房间也就四,五十平米吧,但是每个房间上下左右,四周全都有演员在表演。地面上有两层,随着灯光的指引,一会儿就在你眼前的表演,一会儿仰头看二层的表演,一会儿又要低头透过脚下的玻璃看地下的表演,你被四周的演出完全包裹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玻璃下边有一个场面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妩媚弄姿,嘴里不停的在说,我美吗?我美吗?如果在其他场合,人们一定会觉得这很俗气,但是当你知道这是在展现敦煌壁画中所画的那个朝代女子的服饰时,你就不觉得那么造作了,不少的观众回应:美!美!</p> <p class="ql-block">然后所有观众进入了最后的演出剧场,可以坐在座位上舒舒服服的观看舞台表演了。</p><p class="ql-block">演出一开始,还是先隔空对话,梁书鸿先生在舞台的另一侧,通过对着舞台上的索靖问话,然后又是索靖与张议潮的对话,向观众讲述了当时的重要历史事件。最感人的一幕当属张议潮赶走吐蕃,收复敦煌后,分别从不同途径派出了十队信使前往京城,向皇上报告丝绸之路又通了的消息。这10队信使最后只有悟真和尚一人安全的到达了长安城。表演通过3d效果 描写了这些信使在路上经历的狂风暴雨,大雪纷飞和飞沙走石的场面,以及长安城宫殿的宏伟。其实所谓3d效果,主要是靠舞台中两层透明的纱幕,投影仪将大雪纷飞,飞沙走石,狂风暴雨的画面投影到这两层半透明的幕布上,在配以舞台可以升降的一些大道具形成的立体效果。当然这些只是增强了视觉效果,最感人的还是那些在路途中死去的信使在临死前的留言,朗诵词的每一句都非常的感人。</p> <p class="ql-block">这一幕表现了索靖与众将士誓死抗争匈奴的壮烈场面,照片完全没拍出当时的感人场面。</p> <p class="ql-block">这是那10队信使在途中遇到的各种艰难环境的场面。相机拍不出3d效果,算是对那个场景的一个回忆吧。</p> <p class="ql-block">最后10队人马只有悟真和尚一人到达长安城。经历了千辛万苦,悟真到达长安后问宫中的人,“以前有张议潮派的人到达过吗?如果到了,我就不进去了。” 当他知道他是第一人时,他悲痛万分。这一段儿真的很感人!彰显了悟真和尚那种强烈的使命感和大义疏财高尚情怀,赏赐可以不要,任务一定要完成。王潮歌真是很善于捕捉那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悟真和尚被皇帝在皇宫中隆重接见。进见的场面很宏大。当皇上知道10对信使只有一人到达时,皇上说,等一下,让我把公众所有的宫灯点亮。大片的宫灯在具有3d效果的宫殿中穿来穿去,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皇上站在缓缓升起的大红台上面,大红台下边开启两扇红门,悟真和尚进入,觐见皇上,3d效果非常奇妙。</p> <p class="ql-block">舞台的三面,全都有投影,以营造3d效果。照片照不出来。</p> <p class="ql-block">演出的尾声,王维身着唐代服饰,站在玉门关前,低声吟唱《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然后连续问当代人一连串的问题,“一年是多久?一生是多久?1000年是多久?”人如何回答?王维都说:“不过一瞬间,春一去,冬一来,...... 就过去啦”。</p><p class="ql-block">舞台灯光变暗,一大段朗诵以排比句的形式历数各个朝代在敦煌发生的大事,每个排比句后都感慨的以一句 “皆已在深埋在沙下。” 结尾,最后,激昂的说道,“我在,我一直都在,在麦田上,在苍天下,...... 中华民族的血脉一直都在! " 朗诵过程中,在充满3d效果的漫漫黄沙和舞台灯光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舞台上升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是敦煌历史的场景</span>,....... 随着一段推向高潮的音乐,观众的情绪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然后一转,充满回忆味道的《千年一瞬间》的歌声响起,<span style="font-size:18px;">敦煌上千年来厚重的历史,与一瞬间,一瞬间,....... 的歌词,使歌曲变得极具感染力。本期美篇的背景音乐选择了这首歌曲,相信你刚听这首歌曲时可能感觉一般般。当你观看了这个演出,尤其是听了王维那一连串儿“一瞬间” 的自问自答后,再听这个歌曲,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后屏幕上出现了王潮歌等与演出有关的重要人物的照片,灯光亮起,演员谢幕,演出结束。</span></p> <p class="ql-block">请欣赏演出最后这一段儿诗朗诵的视频吧,虽然录像不能显示现场舞台的宏大,以及幕布和光影所产生的3d效果。但经过前一个多小时对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观众全都被这一段概括性的朗诵深深的感染。相信你通过我前面那么多的描述,也会被这段朗诵所感染。</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了,不得不赞叹王潮歌的才华。她把音乐,朗诵,光影的3d效果,大型舞台道具,演员的肢体语言,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一起,通过细致刻划敦煌最触动人心的几个事件:王道士卖经书给外国人,十队勇士去长安给皇帝报信儿,悟真和尚觐见皇上,...... 非常艺术的表现了敦煌的重要历史事件。与以前看过的《印象刘三姐》,《丽江》,《梦幻龙虎山》和广西花山岩画的《花山》那些主要描写当地风情的大型艺术演出不同,《又见敦煌》有太多的历史内涵。</p><p class="ql-block">喜欢大型艺术表演,又关心敦煌历史的朋友,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演出。</p> <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从剧场出来,沿着台阶走向地面。旁边是一大片通透的玻璃外墙。大概是为了释放观众在剧场中一个多小时的黑暗感觉吧。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这个剧场完全建在地下。因为整个演出完全在黑暗中进行,观众是靠灯光的指引欣赏演出。如果有透光的窗户,反而会给演出增添很多麻烦。</p> <p class="ql-block">下集请欣赏“大地之子”等巨型雕塑和嘉峪关,悬壁长城的风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