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后记

二都渔夫

<p class="ql-block">写作后记</p><p class="ql-block"> 近期,我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红军三过北斗溪》,一篇是《红军驻扎丁角坊》,这两篇文章联系紧密,是实实在在的姊妹篇。两篇都是写红军长征时过境家乡北斗溪,发生在军民之间的故事。文章发出后反响强烈,评价甚好,但也存在一些质疑,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文章里涉及的事件向大家说明一下,以澄清疑惑,端正认识,从而加深人们对红军的感情,为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继承先烈革命遗志,更好地为党工作和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后,北斗溪镇党委书记舒均军同志就给我打来电话,嘱咐我去查找一些红军过境北斗溪的资料,他说镇里准备搞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领到任务之后,我就去寻找相关的资料,其实在我的内心也早有这个想法:找到红军在北斗溪时留下的东西,把它整理出来并传承下去,让后来者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业。我的想法这一次算是与书记的设想不谋而合了。</p><p class="ql-block"> 我前前后后找到了有关记载红军内容的七本书藉:《红军长征在怀化》,《红军长征在溆浦》,《两盏马灯》,《唤醒陶令赋新辞》,《风光秀丽两丫坪》,《溆浦故事》和《溆浦县志》。87年前发生的事件离现在己很遥远,我只能依据手头这些有限的资料,片言只语去还原历史,甚至书与书之间的记录还有几处不一致,还得靠我自己去合理化推算他们之间的关系,力求在人物时间地点等要素上都得经得起逻辑的推理和历史的检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红军在溆浦转战27天的历史在我的眼中逐渐明朗清晰起来,这些冰冷的记录和书中简单的文字渐渐变得立体而形象,渐渐鲜活丰满起来,我似乎听到了战马的嘶吼,听到了子弹炮火的呼啸,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和硝烟的味道。我看到了一个个衣衫褴褛的年轻的面孔,他们虽然疲惫但却神情坚毅,虽然随时面临牺牲的危险,但他们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林间雪地里战斗,头上飞机轰炸,敌军前堵后追,四周重兵压境,每一天不知要打多少次仗,每一天不知要走多少里路,每一天都有鲜活的生命离去,这些牺牲的战士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被记录,他们就成了静静躺卧在莽莽群山之中的无名英雄!</p><p class="ql-block"> 有人质疑牛形山战斗,因敌我双方的历史资料都没有记载,当时的情形是多么的紧张危急,蒋介石调遣了近30万兵力来围剿这支不足两万人的红军,二六军团在军团首长和指战员们高超的军事指挥下,利用一切手段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被击垮,还能主动出击,寻机歼灭敌人,经过艰苦的长征之后,英勇的红二六军团人数不减反增!己故本土作家王九日老师带领专家学者对牛形山战斗遗址进行了多轮考察,证明了牛形山伏击战的真实存在,通过现场采访附近健在的老人指认回忆,可以基本还原当年战斗的惨烈。红十六师在师长周球保和政委晏福生的指挥下,设伏打了这一仗,给尾追之敌李觉师以重创,同时红军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牺牲了100多位战士。为什么说是100多位,是因为现在牛形山遗址上还井然有序地保留着100多座红军坟墓!历史的烟云己然散去,但英雄们的精神浩气长存!青山不语,岩鹰无声,但飞瀑千尺,雷霆万钧,静躺山中的100多位红军无名英雄向人们昭示,牛形山伏击战真实存在容不得半点怀疑!</p><p class="ql-block"> 在牛溪采访时,一位老人竟然说红军过境时还不是一样拿老百姓的东西。我闻此言大吃一惊,连忙继续追问原由。原来他所说的拿老百姓的东西,就是指先遣队侦察连过境时行军匆忙,有几个兵娃子饿了扯了几颗路边的萝卜充饥而己。也许他们不想打扰老百姓就没有去一户一户敲门给钱吧。我说这也算不上抢吧,还有其他什么事没有,老人说那倒没有,说后面红军大部队来了,买老百姓的东西都会给钱,而且给的价钱比平时高很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关于红军赠马的事,这个事当时发生在下坪溪,红军宿营在梁氏大院,在禾场坪架起几口铁锅煮饭,红军有一匹病马,他们跟梁长云说,等红军走了,你们把马杀了分掉,但第二天刚杀完马整理好,省军就来了抢走了马肉。</p><p class="ql-block"> 红军赠马这个故事是北斗溪镇文化站站长梁和义同志亲口告诉我的,梁长云是他的亲二叔。梁站长告诉我,红军在坪溪还有一个故事,就是红军宿营时,因为天气冷,战士们全在屋外背靠木壁板或坐在屋阶沿上,很规矩很整齐。院子里的陈昌前拿着一包蒸熟了的红薯,边看新鲜边吃红薯。这时有一个红军小战士想吃红薯,就拿出一个六棱形锡皮包底的小镜子,跟他交换了三个红薯吃。梁站长也是一位热心研究家乡传统文化的人,他告诉我红军在北斗溪油垅岩坪沙口湾还有很多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 红军长征是一部史诗级的壮丽篇章,红军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让我们以史为镜,继承先辈的遗志,循着先烈的脚步,踏上新征程,奋勇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我含着热泪写完了上面两篇文章,千言万语表达不了我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谨以此文告慰先烈:江山无恙,一切如你所愿!</p><p class="ql-block"> 2022年3月25日。二都渔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