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秋,一位满怀教育热忱的青年——23岁的杨宁宁老师,踏上银川市中关村小学的三尺讲台,担任五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时光荏苒,当所带的孩子们以优异的成绩告别小学时光时,一份由全班家长深情撰写的联名感谢信被郑重地送至学校领导手中,字字真挚,句句动情,这不仅是对一位青年教师最高的褒奖,对杨老师来说,更是一枚闪亮的师德勋章。</p> 锐意进取,教研园地的耕耘者 <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杨老师深知“打铁必须自身硬”。他积极投身教学研究,在学校“教学评一致性”的新课程背景下,多次承担学校大型公开课、教研示范课任务,他将每一次挑战视为成长的契机。所执教的《少年中国说》《古人谈读书》《青山不老》《八角楼上》《两小儿辩日》等课例多次获得了校内外老师的高度好评,课堂上,他巧妙融合现代教育技术,用生动的讲述、有趣的互动、深度的思辨,点燃学生对母语的热爱。两年来,他所带班级的语文成绩实现了从年级下游到名列前茅的显著跃升,班级多项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是他日夜伏案钻研、精心备课的最佳证明。</p> 润物无声,班级成长的守护者 <p class="ql-block">身为班主任,杨老师以“男教师”特有的理性、坚毅与幽默,构建了既有规则又充满温情的班级文化。学校布置的每一次任务,他都能俯下身子聆听学生的建议并参与其中,把控每一处细节直到班级学生满意。他高度重视学生行为习惯与品德培养,从桌椅摆放、仪容仪表到文明礼仪,从课堂纪律、队列操练到互助友爱,他细致入微,持之以恒。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鼓励点燃自信,用耐心化解难题。面对成长中的小插曲,他从不简单说教,而是像一位智慧的“大哥哥”,通过平等对话、主题班会、趣味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学会担当。家长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变得更加阳光、自信、懂礼、守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显著增强,实现了从内到外的“化蛹成蝶”。</p> 家校协同,信任桥梁的搭建者 <p class="ql-block">教育是爱与责任的双向奔赴。杨老师高度重视家校沟通,以真诚、尊重、专业的态度,赢得了家长们的广泛信任与支持。他通过电话沟通、班级微信群、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及时、坦诚地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点滴进步与困惑,共同探讨育人策略,正如家长信中所言:“杨老师一句句的赵妈妈、田爸爸瞬间拉近了家校沟通的距离,让家校沟通变成了充满温度的家常聊天。”他的敬业精神与对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关爱,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家长。这份紧密的信任与合作,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了最温暖的环境。毕业之际,家长们自发的联名致谢,便是对这份鱼水情深最动人的诠释。</p> 初心如磐,师道薪火的传承者 <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两载春秋。杨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他以青春之热情,投身教育事业;以仁爱之匠心,呵护幼苗成长;以扎实之学识,引领学生前行。他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担当与蓬勃力量,是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涌现出的优秀典范。这份来自全体家长的感谢信,重于千钧。它承载着无限的感激与认可,更闪耀着师德的璀璨光芒。这位青年教师的故事,是一名普通教师用爱心、智慧和汗水书写的平凡而伟大的篇章,激励着更多教育工作者不忘育人初心,永葆教育热忱,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坚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青春因奉献而精彩,师爱因无私而伟大。他在那片名叫“六年级3班”的心田上,以知识为雨露,用爱心作阳光,静静守护,终得花开满园,馨香远播。</p><p class="ql-block"> 银川市中关村小学办公室 宣</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9 月 25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