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之旅

褚厝人

<p class="ql-block">文字 老褚</p><p class="ql-block">图片 自拍</p> <p class="ql-block">我心中一直藏着一个梦想,便是亲眼见见那闻名遐迩的龙门石窟。2007年5月,这个愿望终于实现:我踏入洛阳这片浸润着千年文明的土地,亲身观赏了龙门石窟的动人景致。这里的佛像数不胜数,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错落镶嵌在伊水两岸的青石山岩间。刚至入口,一幅绝美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伊河碧波荡漾,如一条灵动绸带,在阳光轻抚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对岸的石窟群在初夏天光中若隐若现,蒙着一层神秘薄纱,水汽氤氲间透着几分温润,既似江南女子的婉约柔美,又藏着历史长河里缓缓流淌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沿着河岸步道缓缓前行,脚步似被无形力量牵引,目光瞬间被卢舍那大佛吸引。这尊通高17米的佛像端坐奉先寺内,宛如超脱尘世的智者,俯瞰世间沧海桑田。发髻如螺、排列规整,似岁月沉淀的痕迹;眉如弯月、弧度优美,似蕴含无尽慈悲;嘴角噙着的淡淡笑意,宛如春日微风,轻拂人心,瞬间消散内心浮躁。就连衣纹褶皱,都像流淌的音符,透着柔和与灵动。彼时,尚无盛夏燥热,阳光如温柔精灵,穿过稀疏枝叶,在大佛肩头洒下细碎光斑,仿佛为其披上梦幻金缕衣。我静静站在观景台凝望,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目光似穿越千年时光隧道,与历史深处的智慧和慈悲相遇,心灵也在这一瞬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与洗礼。听身旁导游介绍,当年工匠以武则天为原型雕琢此佛,如今细细端详,庄重与慈悲之中,确实隐隐藏着盛唐的恢弘气度,宛如壮丽史诗,在岁月长河中吟唱。</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西山石窟深处探寻,洞窟多得让人应接不暇,仿佛置身历史与艺术交织的迷宫。有的洞窟小巧玲珑,内中几尊小佛并排而坐,虽无卢舍那大佛的威严庄重,却憨态可掬如邻家孩童,纯真质朴得让人忍俊不禁。它们的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似在诉说古老故事,让人感受到别样的亲切与温暖。有的洞窟则满墙浮雕、精美绝伦,宛如一幅幅立体画卷:飞天手持莲花,身姿轻盈曼妙,裙摆似要随风飘出石壁,仿佛下一秒便会舞动天际;就连佛龛旁的供养人石像,衣饰花纹都清晰可辨,每一道线条都倾注了工匠的心血与智慧,细腻入微、栩栩如生,让人不禁为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折服。我沿着石阶爬上爬下,如同在历史脉络中穿梭,指尖偶尔碰到湿润石壁,青石特有的凉意从指尖传来——与云冈的黄土质感截然不同,却同样承载着千年时光记忆,每一寸石头都似在诉说往昔的辉煌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走到东山石窟时,日头已渐渐偏西,宛如一颗熟透的橙子,散发着柔和光芒。这里的洞窟虽不如西山密集,却多了几分清幽宁静,宛如世外桃源。伊河的流水声在耳边潺潺萦绕,似轻柔摇篮曲,抚慰着疲惫心灵;偶尔有游船从河面划过,船桨划破平静水面,泛起的涟漪如同岁月皱纹,晃得对岸的佛像光影微动,仿佛它们也在这悠悠岁月中沉醉。我静静坐在石阶上歇脚,目光不由自主投向远方,看着夕阳为卢舍那大佛的轮廓镀上金边——那一瞬间,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在伊水之畔,我读懂了龙门石窟这份独特的厚重,它宛如一颗温润珍珠,镶嵌在我的记忆深处,让这段旅程多了一层温暖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2007年10月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