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春光无限好《一》

不孤影像

<p class="ql-block">5月12日,两辆车,10位老友,目的地,雪域高原。10年前曾自驾游过西藏阿里大北线。再次进藏对均龄近古稀的我们,从心理到生理都是严峻的考验。高反是每个入藏者都回避不了的担忧和忌惮。因此我们选择的线路以川藏中路为主,穿插318,317,既避开了拥堵路段,又能将沿途精华美景尽量饱揽,边走边玩,海拔逐渐升高,可减轻高反的影响,实践证明,效果很好。历时一个月,行驶万余公里。按照行程顺序,记录下足迹与风尘,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时光易逝,当身体与精力不再能支撑饱览大好河山时,这些留下的踪迹,终将成为回味无穷的印记和不可磨灭的回忆,星星点点的碎片记忆也会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首站汶川。知道汶川,缘于08年那场举世震惊的特大自然灾害。</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汶川恰好5月12日,冥冥天意,绝非刻意,纯属巧合,17年前的14时28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刻,一个终生铭记的时刻。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8.0级特大地震在这里发生..转瞬间,日无光,月失色,心似绞,泪如泉,山崩地裂,江河呜咽,房屋倒塌,家园尽毁,特大地震致使县境内15万群众受灾,全县6镇7乡118个行政村(现9镇3乡117个村)10万余人无家可归,15941个鲜活的生命骤然消逝。全县交通、电力、供水、供气、通信、广播电视完全中断,震中地映秀镇被夷为平地,4084平方公里的汶川顿时成为一座孤岛,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43亿元。深创巨痛,撕扯着亿万同胞的心灵。与时间抢夺,与恶魔抗争,与死神赛跑。橙红服,迷彩装,橄榄绿,天使白,舞动肉指铁镐,在断壁残垣上弹奏起延续生命的交响曲。毅力,击碎钢筋水泥;爱心,凿穿生命通道;鲜花,在指尖绽放;生命,在手掌诞生。春天的希望,在废墟上顽强地成长。</p> <p class="ql-block">汶川县位于岷江上游,是全国最大的羌民族集中聚居区之一,是藏羌回汉等各民族交汇融合的地带。汶川县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川草坡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汶川特别旅游区、国家4A级大禹文化旅游区,素有“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之美誉,有“川西锁钥”之称,都汶高速、汶马高速、国道213、317、350线纵贯全境,是四川西进和畅游九寨、黄龙、四姑娘山及大草原风光的快速通道。</p> <p class="ql-block">羌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绚丽多姿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羌族文化的核心。受多种因素影响,羌族文化具有流域性和村寨性特征。汶川作为“西羌门户”,县域羌族文化在与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黄泥碉楼与碉房独树一帜:羌绣技艺享誉四方:民风纯朴喜歌善舞:羌族民俗源远流长:文化古老神秘··汶川,是传承和展示,古老羌族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灾后重建,全国各地施以援手,汶川博物馆就是广州出资兴建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一幅记者抓拍的照片让我们震撼不已,翻拍下来,你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自然灾害巨大的破坏力。</p><p class="ql-block">2008年5月19日,一艘运送物资的冲锋舟从映秀返回时在狗脚湾遭遇余震时山体垮塌。</p> <p class="ql-block">桃坪羌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缘,国道</p><p class="ql-block">317绕寨而过。羌寨距县城40公里,成都130公里,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黄线旅游圈的重要景点。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据史籍记载,早在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桃坪羌暴已是广柔县重要隘口和防御要塞,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桃坪羌寨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尚有人居住的碉楼与民居融为一体建筑群,享有“天然空调”美名的地下水网、四通八达的通道和碉楼合一的迷客式建筑程式,被中外学者誉为“羌族建筑艺术活化石”“神秘的东方古堡”。</p> <p class="ql-block">碉楼在古代也称“邛笼”,整个羌区,只有桃坪羌寨是民居和碉楼融为一体,所以这里的民居又称庄房。羌碉一般高达20~30米,最矮也有10多米。对羌族人来说,无碉不成寨,历史上桃坪羌塞有6座碉楼,现在保存先来只有3座,碉楼现存的均有9层30米高。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距汶川仅15公里的桃坪古寨,在当年地震中竟然毫发无损。</p> <p class="ql-block">桃坪羌寨,是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风情的原始羌族村寨。该寨是羌族建筑群落的典型代表,寨内一片黄褐色的石屋顺陡峭的山势依坡逐坡上垒,其间碉堡林立、道路结构交错复杂,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称为神奇的"东方古堡”。</p> <p class="ql-block">毕棚沟原始生态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朴头梭罗沟境内,四姑娘山北麓,距成都221公里,距县城20公里,景区全长约45公里,宽约4公里,海拔高度在2000~5000米,幅员180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有些景色,只有在一年中的特定季节才能将她的美呈现在你面前。心心念念的毕棚沟如梦如幻,仙境般的存在。由于名气太大,明知季节不对,还是本着走过路过不错过,乘游览车上去看看,结果不尽人意,想象着如果是秋季,满山彩林,定会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秋染川西时,必须再来一趟,届时不用造访著名网红景点,找个沟沟壑壑钻进去,浸染在五彩斑斓的画卷中,那种感觉想想都美!</p> <p class="ql-block">理小路是一条新开通的雪山景观公路,全长96.1公里,连接理县和小金县,被誉为四川自己的"独库公路"。这条公路穿越了从海拔2000米到3800米的高原生态带,沿途风光旖旎,集雪山、森林、河谷、冰川、草甸等川西经典元素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理小路红石是中国第二大红石滩景观,由橘色藻覆盖岩石形成绵延1-2公里的红色河谷奇观,是理小路自驾游的核心打卡点之一。形成机制‌:岩石表面覆盖橘色藻(约利橘色藻),在湿度、温度适宜时生长,约四年周期循环,使岩石呈现铁锈红色。‌‌雪山怀中,融化的水流穿梭其中,冷冽与炽热的碰撞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红石滩是一处非常原始完全没有经过开发的景区。正如路标所书:无痕山野,理想生活。几处临时搭建的棚子,藏民们在卖小吃,燃烧的柴禾冒着袅袅炊烟,为塞冷中的游客提供热乎的食物。景区基本无路,想走远点看看,路靠自己寻找,遇水搭几根木棍便是桥,由于周边情况不熟,加上高原塞冷,未敢走太远。</p> <p class="ql-block">塔公的雅拉神山,从草原拔地而起,巍峨壮观,终年银装披挂,群云缭绕,与广袤的绿色草原和金碧辉煌的塔公寺相衬托,展示了一幅秀丽的高原风光。夏秋两季草原山花烂漫、碧水悠悠,牛羊马群、帐篷和寺庙塔林相交织,呈现出绮丽斑斓的迷人景色。</p> <p class="ql-block">翻越雅拉山垭口。在漫天飞舞的雪中,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县东北部的山上,距县城15公里,是藏族其中一个分支嘉绒藏族的聚居地。相比甲居藏寨的名声在外,中路更显宁静一些,也更加原生态,置身其中让人有漫步世外桃源的感觉。甲居,中路藏寨相邻,共享两山夹一河。</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语意为“人和神向往的地方”。高耸的古碉、绽放的梨花、白色的房子、五色的经幡,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翡翠般的群山与绿树之中,微风徐来,让人心旷神怡。还有考古发现的罕额依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汉代石棺墓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藏寨云雾缭绕,古碉楼与民居如画,美得令人陶醉。</p><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海拔2100米,现有居民3600余人。藏寨背靠墨尔多神山,现存古碉楼88座。白色藏房与金顶寺庙依山势错落分布,形成“色彩画卷”</p><p class="ql-block">当地完整保留嘉绒藏族民俗文化,包含成人仪式、锅庄舞、古藏戏等活动</p><p class="ql-block">藏寨四季景色各异,春季梨花如雪,秋季彩林与藏居相映,素有“摄影爱好者天堂”之称。</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里面有几个观景台,都能欣赏到美丽的风景。山脚的村庄,碉楼和农田,还有盛开的格桑花,金光闪闪的佛塔,景致美得出尘,自带仙气</p> <p class="ql-block">中路藏寨也是拍摄莫尔多神山的最佳位置,墨尔多神山也是雍中本教的神山</p> <p class="ql-block">克格依村民宿女主人,美丽,善良,勤劳的藏族姑娘格玛为我们两天住宿提供了周到的服务,临别穿上艳丽的民族服装和我们道别。</p> <p class="ql-block">道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这里资源丰富,气候温和,素有“康北江南”的美誉。道孚是通往西藏的重要门户,在这片土地上,藏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奇绝的建筑艺术著称于世,令人叹为观止。 </p><p class="ql-block">博康民居,历经十年建设,这是我们一路最奢华的住宿,犹如宫殿,生活设施非常高档,由于淡季,价格十分便宜,物超所值。</p> <p class="ql-block">道孚民居有“康巴第一藏房”之称,称世界民居建筑“双绝”:一绝是其与众不同的特色,二绝是因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如此这般的“大木屋”恐怕难以再造,绝版了。从后者的意义看,道孚民居因此而弥足珍贵。道孚民居体现了“四美”: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和谐之美”;根植于地震防震的“科学之美”;立足于民族文化的“色彩之美”;体现道孚人民艺术造诣的“装饰之美”。</p><p class="ql-block">民居二楼雕樑画栋,描金绘彩,各种神话故事的雕像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道孚民居建筑工艺的精美!</p> <p class="ql-block">在道孚一所房屋的木材需要五到十年时间进行收集,木材准备好之后,经过四年搭建雕花,三年的精细修禅,噶钦庄园才正式落成。在他的描述和记录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整个房屋的修建,仿佛是一桩盛大的仪式,缓慢、隆重而庄严。</p><p class="ql-block">老板是四川民族大学的毕业生,给我们讲解了房屋的建造过程,很多细节令人叹为观止,这是带我们参观家里的厨房。</p> <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地理》在道孚举办了"中国藏民居保护与发展论坛",为道孚授牌了"中国藏民居之都"的称号。有学者评价:道孚民居与环境共生所反映的民族审美堪称一绝,道孚民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属罕见。</p><p class="ql-block">这间屋子相当于我们的客厅,在此招待德高望重的长者。</p> <p class="ql-block">灵雀寺是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县的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创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属霍尔十三寺之一。</p> <p class="ql-block">灵雀寺除了建筑,更有名的还是酥油彩塑和酥油花,素有"康区一绝"之称。这些酥油彩望和酥油花,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就能派上用场,用来庆祝一年一度的酥油花节,特别是上,千万盏酥油灯齐放,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格萨尔王城是位于四川省甘孜县东南部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建于史诗《格萨尔》记载的"霍岭大战"遗址之上,2017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2020年获评国家4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群由森珠达孜王宫、三十员大将寨子等组成,融合藏碉廊阁建筑与雅砻江自然风光。配套雅砻湾湿地公园占地300亩,形成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体系。景区现有70余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根布夏古城,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甘孜县。一座历史悠久的藏式古城,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依山而建,与甘孜寺相邻,以独特的藏式建筑和浓郁的文化氛围著称</p> <p class="ql-block">藏式民居:建筑多为堡垒式,采用宽大木料、雕花檐柱和艳丽色彩装饰,家家户户形态各异,展现藏族工匠的独特审美。 ‌立体布局:古城依山势阶梯状分布,与山顶的甘孜寺形成高低错落的景观,金顶寺庙与彩色民居在蓝天白云下构成强烈视觉冲击。 ‌</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至今仍有居民生活,街道充满烟火气,可品尝甲恩茶等当地特色,同时融合了藏族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茶马古道历史,朱老总在此居住过。游客可漫步石板街巷,感受慢生活,或登高远眺甘孜寺与雅砻江平原的壮丽风光。 ‌</p> <p class="ql-block">房前悠闲的老僧,与之短暂交流后同意为他拍张休闲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