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宋施州城遗址柳州城目前只发现唯一一座庙宇——云台观。云台观为道教庙宇,得名于华山云台峰,北周武帝(561—578年)时,道士焦道广居云台峰,传其避粒餐霞,有三青鸟常报未然之事,武帝宇文邕亲谒山庭,临轩问道,在该处修云台宫。以后全国道观多以云台命名,最著名的有四川阆中云台观,为道教二十四治之第十七治,张道陵在此传道炼丹,传说在这里飞天成仙。柳州城云台观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建成。<br><br> 柳州城云台观遗址,小庙为今人所建东岳庙,非原云台观建筑(贺孝贵 摄于2009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柳州城云台观位于遗址中部一斜伸的山体上,坐东朝西。据曾任柳州城畜牧场场长的田应业先生回忆,从山体斜坡下至上依次为坊门、戏楼、一殿、二殿、三殿、四殿。一殿主供灵官,二殿主供观音,三殿主供玄武,四殿主供神祇不详。在解放前已破败不堪,最后一任和尚姓汤。解放后因修学校,拆走各殿木材,仅剩偏房及众多神像。汤姓和尚尊从当时地方政府的安排,销毁神像,把木质神像劈做柴烧,将泥塑神像扛至观后打儿岩丢弃。后汤姓和尚被雷打致死,破观再无人居住,直至完全毁圮。1985年恩施市文物管理所进行文物普查时,仍可见基址和部分碑刻,后因柳州城林场防止山下人员偷盗林木,堵塞上山缺口,将云台观基脚石块及碑石搬走砌了保坎,原址被完全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柳州城云台观前进坊门又称山门,牌坊式建筑,为庙宇标志。戏楼是庙宇常作格局,为庆典集会娱乐之用,恩施的道观与寺院一般都有这式布局,旧时全市曾有这种坊门加戏台为前进的庙宇二十多处,柳州城云台观前进坊门遵从了这式格局。</p><p class="ql-block"> 一殿所供灵官,又称王灵官,本名王善,原为宋徽宗时期著名道士萨守坚——萨真人弟子,后被尊为道教重要护法神将,被称为“天枢火府将军”。据传被玉皇大帝封为“先天将军”,让他司掌天上、人间纠察之职,专门镇守道观山门,镇压妖魔。明代永乐年间,在北京建天将庙,把王灵官放在道教三十六将之首。从此以后,王灵官的地位开始显赫,许多地方建起灵官殿。他左手拿三块金砖,金砖上有一个眼,意即能够看清你的内心。右手拿金鞭,是他的法器。正因为灵官有如此作用,故柳州城云台观第一殿为灵官殿。</p> 柳州城椅子山全景(贺孝贵 摄于2009年) <div><br></div> 二殿所供观音,为佛教中阿弥陀佛的左胁侍,西方三圣之一。是慈悲的象征,当众生有难时,只要称念她的名号,即可获得解脱苦厄。她还会就众生的因缘,化作种种不同身份度化之。因此又有各种别称,如水月观音、鱼蓝观音、滴水观音,据说有三十三别名,因此又名三十三身。关于观音菩萨的形象,南北朝时多依经典作男子,唐以后常作女相。原称观世音,唐代避太宗李世民“世”字讳,略称观音。是佛教中最受崇拜的菩萨,各地对其除建专门的寺院,其他寺院多设观音殿供奉。佛道杂融后,道观亦设观音殿,以迎合佛道信徒的需要。<br> 三殿所供玄武,即道教之玄武神,又称玄天上帝、真武大帝。据道书《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之子。皇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十四月即四百余辰,降诞于王宫。长成后,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玄武一词,原是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的总称。屈原《楚辞·远游》有句称:“召玄武而奔属”。玄武七宿之形如龟蛇,故注称“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后玄武神被封建帝王利用,历代加封,避宋圣祖赵玄朗之讳,改玄武为真武。元代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朱棣崇奉真武,御用的监、局、司、厂、库等衙门中,都建有真武庙。永乐十年(1412年)又命隆平侯张信率军夫二十余万人大建武当山宫观群,使武当山真武大帝的香火达到鼎盛。各地纷纷效仿,大祀玄武神。柳州城云台观设玄武殿即随从了这一潮流,与柳州城相去不远的清江对岸宣恩县境内有真武庙,号中武当,与柳州城云台观玄武殿遥相呼应。<br> 柳州城南宋施州城城墙局部(贺孝贵 摄于2009年) <div> 四殿供奉的是什么神灵?有可能是东岳大帝,这从云台观消失后,当地村民在原址建一东岳庙可以得到佐证。东岳即今山东省泰山,东岳大帝就是泰山神。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东岳大帝是盘古氏九世苗裔金轮王少海氏与妻弥纶仙女所生之子,初名金虹氏。金虹氏有功在长白山中,至伏羲氏时封为太岁。至神农朝,赐天符都官,号名府君。汉明帝时封为泰山元帅。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诏封东岳天齐仁王,四年又尊为帝,称“东岳天齐仁圣帝”。道教沿袭古制,奉祀东岳大帝。旧时各地都建有东岳宫,恩施明清时期曾遍建东岳宫,最大的为城内东门东岳宫,号称四十八殿。另“泰”通“太”,恩施乡村遍建太山庙,将东岳大帝作为山神祭祀。民间认为泰山是人死后的归宿之地,泰山神是阴间鬼魂之最高主宰。此信仰起于西汉。汉代纬书《孝经援神契》说:“太山天帝孙,主召人魂。”南北朝时托名东方朔的《洞玄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说:“东岳泰山君,领群神五千九百人,主治生死,百鬼之帅也。”正因为此,恩施城内东岳宫设阴曹地府各殿。(另有一说东岳大帝为《封神榜》人物黄飞虎)。<br> 另从云台观起始的缘由看,柳州城云台观第四殿有可能祀奉的是王母娘娘。北周道士焦道广居云台山,有三青鸟来报未然之事,后建云台宫,影响后世各地遍建云台观。三青鸟是中国神话中的神鸟,传说为女神西王母的使者,共3只,又称三鸟。本为多力健飞的猛禽,后渐传为娇弱依人的小鸟,常伴于西王母身侧。《博物志》载:“王母来见武帝,有三鸟如乌大,夹王母。三鸟,王母使也。出《山海经》。” 《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鸟,为西王母取食。”王母是道教中重要神祇,恩施民间极重视对王母的崇拜。柳州城云台观第四殿即王母殿。<br><br></div> 云台观觉灵和尚墓碑(贺孝贵 摄于2009年) <div><br></div> 从柳州城云台观各殿祀奉的神祇及在观外发现邱道人和觉灵和尚墓来看,它是一座亦道亦佛的庙宇,建成时间可能在明末清初,从觉灵和尚墓碑考证,他在清乾隆年间在观内做和尚,这时庙宇已经存在。其形制是依山势由下而上的数进砖木结构建筑,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至20世纪80年代已了无痕迹。(原载于《巴文化》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