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行秦岭 - 20250204 蓝关古道穿越虎吼山

魏果子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准备再进山看看雪,地点就选择蓝关古道。蓝关古道是古代长安通往东南方向的重要通道,大致从蓝田县城翻越秦岭到达蓝桥镇一段,是秦岭北麓一条盘旋于山脊上的险峻山道。唐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被贬潮州,途经蓝关时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如今蓝关古道的大部分遗迹已不复存在,今天走的是从大寨乡坡底村经鸡头关到乱石滩,是蓝关古道的起始一段。 <p class="ql-block">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因盛产美玉,古称美玉为“蓝”,故得名“蓝田”。关于蓝田玉,李商隐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在此写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辋川的王维手植银杏树至今仍枝繁叶茂。</p> 蓝桥镇位于蓝田王顺山脚下,从此继续南行过武关可至荆楚。古时此处建有蓝桥驿,常有诗人在驿站墙壁题诗。一次白居看到元稹的诗,就在墙壁上回诗一首:“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蓝桥还发生过爱情悲剧,《庄子·盗跖》中记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久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据《西安府志》记载,发生“尾生抱柱”故事的那座桥,就在陕西省蓝田县蓝峪河上,名为“蓝桥”。 <p class="ql-block">初七早上8点从西安出发,9点半停车蓝关古道徒步线路的起点蓝田坡底村,简单收拾后我和嘎子两人开始徒步。穿过小村庄,半个小时小拔高登上一个小山头,又一个拐弯看到风景漂亮了许多,对面的雪山很美,回头弯又见美丽的秦岭蓝。</p> <p class="ql-block">10点半到达蓝关古道曾经的歇脚处鸡头关,不过只剩下一个白雪覆盖的废弃小屋。</p> <p class="ql-block">再前行20分钟,雪愈厚,到达一个废弃小村庄,不过也只有几户人家,这里就是乱石川,名字不知由来,不过房子后面的石头倒是乱石穿空。</p> <p class="ql-block">11点半登上垭口,这里离新建的蓝关古道公里很近,其实开车直接导航乱石川,停车路边,就能少爬2小时的山路。垭口回望蓝田县城,可见白鹿原如巨大的磨盘矗立在蓝田县城上方,中间是灞河河道,很壮观。</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梁,穿过松林、竹林,12点多登顶虎吼山。山顶为一块巨石,三面悬崖,似一只老虎对着远方嘶吼而得名,不过我记得之前叫虎头山的。虎吼山巨石上驴友写着此处海拔1314,很浪漫的数字。</p> <p class="ql-block">虎吼山视野开阔,前方是广阔的蓝田城乡,沪陕高速如一条长龙穿过平原,右侧是巍峨的王顺山,后方是连绵起伏的秦岭山脉,应该就是韩愈笔下的“云横秦岭”。</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做了两碗方便面,简单午餐后休息聊天,13点30分走穿越路线往虎吼山道院方向出发。这边的雪更厚,而且直接就是一个大陡坡,两个协力非常小心的才通过。后面这条路上的陡坡还是比较多的,14点30分穿过一片松树林,就看到小山头上的寺庙,那里应该就接近终点了。不过最后这段路也不容易的,有两个高约10米大的要攀爬,手脚并用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15点到达山头小庙上圣宫,这里有一棵400年的刺柏树,年轮密密麻麻。再连续下坡20分钟,到达终点虎吼山道观,徒步结束。我坐在台阶上休息,嘎子又花了近40分钟,爬过一个山坡,回到坡底村取车。</p> 16点半驱车回家,一路顺利,18点到家。本日徒步12公里,拔高约700米,行走于千年古道之上,感受诗人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心境,也是秦岭浅山徒步的经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