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7-12-12 09:38:49)</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月12号,和伊继强由北京四达公司黎军经理陪同,从首都机场乘德国汉莎公司的波音747,经九个半小时的飞行,于当地时间2:30抵达法兰克福,转机又飞行一个小时,到达德国的慕尼黑。黎经理在机场租了一辆红色宝马,作为我们此行在德国的交通工具,然后在郊区一个叫达浩的小镇住宿。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走出国门!</p> 13号,到Rofin公司打标工程部参观。德国方面的专家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工场和办公室。和我们工厂里的人山人海不一样,德方的公司用人很少,车间里工人也不那么忙碌,产值和效益却极高,不到两百人的打标工程部,年产各类打标机上千台,主要用于汽车防伪芯片打标和石材防滑等,令人眼界大开。打标工程部的接待人员送我们一个内雕工艺品,我们回赠了自产的真丝绸小礼品。参观后黎经理带我们去市中心的商业区小转,早上还是艳阳天,下午却突降大雪,冻得够呛。德国是西方七国集团成员之一,经济实力排名第三,马克当时和人民币是大约1:4,按照国内商品看啥都贵得很,所以只能以观赏为主。慕尼黑号称啤酒之都,黎经理给我们参谋每人买了个啤酒壶,外壳有慕尼黑的标志性建筑,算是留作纪念吧。 14号,气温达到零下15度,据说是同期最低温度,让我们赶上了。上午去罗芬辛那公司三角形激光器公司参观,该司主导产品是大功率LASER,从2000瓦到12000瓦的系列产品。不到40人的小公司,主要负责整机的组装,零部件都是其他公司配套,车间里几乎见不到工人,年产80余台,主销本国切割机床厂商,档次与米国的PRC相当。下午参观宝马公司的汽车博物馆,到早年奥运会举办地奥林匹克体育馆兜了一圈,又去德国的科技博物馆走马观花,虽然看懂的不多,但是从中看到了德国科技的发达。从旅游指南上看,慕尼黑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博物馆众多是特色之一,我们因为时间关系只能是挂一漏万的浏览一下。 15号,参观了一家雕塑博物馆。慕尼黑雕塑众多,且多是写实性雕塑,馆内展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美术工作者。当天参观的主要是慕尼黑城市标志性建筑,佛劳恩教堂和老彼得教堂等。这些教堂都有悠久的历史,建筑精美、外观宏伟。全部是开放式的,游人可以自由出入。教堂内宗教气氛庄严肃穆,让观者肃然起敬。我虽然不信教,但是尊重有信仰的人。特别不理解发达国家如何把高科技与宗教结合的那么完美,一直是个迷。晚上,再次去香港老板开的北京酒楼吃饭,虽然出国了还是喜欢吃中餐,没办法! 16号,黎经理驾车沿高速公路一路向北,行程800公里历时八个多小时,抵达北部城市汉堡。从地图上看这里纬度和我国的漠河差不多,但是温度刚刚零下,搞不懂。据说是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的。德国的地势南高北低,温度则是南低北高。德国的高速公路不收通行费也不限速,绝对是独一无二。公路上见不到卡车,全是厢式货车,环保。当然,最多的还是轿车,好像是平均两人就一辆轿车。虽然是严冬季节,风景却依然美丽如画,沿途的森林和散落在草地上的童话般的建筑,令人赏心悦目,不像我们这里路边到处是庄稼地。 17号,到罗芬辛那公司总部参观。在听取详细的资料介绍后,又先后去实验室和组装车间参观,对我们购买的SLABER激光器有了进一步了解,坚信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物有所值。德方还给我们提供了几块样品,供我们带回国给铸锻所参考,希望达到或者接近德方的加工水平。晚上,去商店选购点化妆品,作为礼品带回国送人。 18号,到德国最北端沿波罗的海的港口城市罗斯托克(原来属于东德),看望战友李梅。往返600公里,辛苦黎经理了!虽然我也有驾驶证,但是不敢在国外造次。 李梅是我1979年底在济南带的兵,女中音。宣传队1981年初解散后,考入总政歌舞团合唱队,后来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声乐。转业后辗转出国,先是在柏林歌剧院,一年前来罗斯托克歌舞剧院,还是老本行。巧的是她的妈妈和大儿子本也在,还见到小儿子雅考。听她谈了分别十多年的情况,还品尝了她亲手制作的德式烤肉,互换了礼品、照片。何日再相会? 19号,去汉堡市中心游览购物,感受一下圣诞节的气氛。花了180马克,相当于七八百块人民币,买到一副国际象棋,带回来送给李伯秋老师,感谢他对贝贝的培养。 <p class="ql-block"> 此行来去匆匆,因为手续问题,考察已经是马后炮,但是还是感觉不虚此行,起码是长了见识,看到许多国内见不到的东西,细微之处引发的思考,可能会长期影响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德国的文明程度,比如餐厅乃至所有公共场合的安静,环境的干净与大自然的美,超乎想象。虽然写回忆录时,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却感觉并不遥远,历历在目。</p> 20号,在汉堡机场黎经理还了租来的车,我们一起飞回祖国。这次是国航的飞机,几乎全是回国过圣诞节的中国人,一下子感觉提前到家啦。感谢黎军经理的全程陪伴,导游、司机加翻译,还有出色的经营头脑和为人处世之道。 顺利回到济南,家里一切正常。来去匆匆,尽管是第一次出国,吃住行都还适应,就是时差让人有点难受。看起来那些满世界飞的成功人士,也未必那么舒服啊! <p class="ql-block"> 厂子里生产没问题,神威公司给百超公司付了弯刀机定金3万元,生产正常。瑞驰公司本月出货5.1万件,下一步15万件三件套正在洽谈落实中。雅美2002年订单女士三角裤已经下单72万件,新进300个周转箱。退税在逐步落实。服装公司订单尚可,只是设备不配套有点棘手。年底将至,主要矛盾还是资金问题困扰,天天接待“黄世仁”。四季度利息19万元挪用售房款付出去了,但是毕竟不是长法啊!</p> 改制问题考虑2002年先从雅美公司开始,琢磨了基本思路向王照明处长汇报,他表示基本可行,但是最终还要王同洲总经理表态,毕竟眼皮子底下出不得乱子。另外,和科室管理人员轮流谈话,听取大家对2002年工作意见与建议。 和张兴泰科长与王德利唇枪舌战一上午,终于把综合楼扫尾工程(大门、厕所、平房宿舍和伙房改造等)决算搞完,总额15.8万元,加上原来的待付工程款,总额逾50万元。至此,除了银行贷款和省公司借款外,王玉库、王德利工程队成为济南丝绸厂最大的俩债主,何时清账不知道,估计要想快也离不开以货抵款。 总务科汇报现有土地和房产面积:七里山中路63号院(综合楼主厂区)占地3859平方米,建筑5723.16平方米(口径下同),张庄路388号院14195/4618,二七南路35号(原托儿所)285.6/177,梁庄五街宿舍287171.4,泉海饭店(含9号楼占地)1733.8/405.28。这是济南丝绸厂最后的房地产家底! 2001年最后一天,在省公司开会半天,由李汉润处长召集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主要还是下岗职工出中心问题。可喜的是省财政终于决定按照每人370元/年,乘以本企业工龄的结果,拨付出册职工经济补偿金,春节前先拨付三分之一。370元是全省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档,作为计发依据。发愁的是我们第一批下岗职工281人,已经出册不少人,现在要是按照花名册,难道还要再弄虚作假把他们“做回来”?否则钱又怎么落实?看起来工作太积极有时候也是问题! 跌跌撞撞又一年,就不再总结了。新千年第一年,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