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游记(六)

梅表姐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之一,是宋末至清初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屡经兴废,但始终是重要的学术和教育中心,受到历代皇帝的重视,多次被敕修、赐额赐书。</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不仅是一座古代建筑,它更是一个活的文化符号。它代表了儒家文化中重视教育、尊师重道、追求真理的核心精神。</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不仅是教育场所,更是承载了中国千余年文化和思想的精神圣地。</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书院的历史名人,贯穿唐宋至明清的千年人才谱系……</p> <p class="ql-block">  书院奠基者—— ‌李渤‌,唐代隐士,养白鹿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东南麓,被尊为白鹿洞开山始祖。</p> <p class="ql-block">  理学复兴宗师‌——‌朱熹‌,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任南康知军时复兴书院,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确立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基本准则,并题写“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等传世楹联。</p> <p class="ql-block">  学术交流名家——</p><p class="ql-block"> ‌陆九渊‌:应朱熹之邀在书院讲授“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开创不同学派在书院公开论辩的先河。</p><p class="ql-block"> ‌王守仁‌:明代心学代表,曾在此传播“致良知”思想,现存宗儒祠祀其学说。</p> <p class="ql-block">  科举巅峰代表——</p><p class="ql-block"> ‌伍乔‌:南唐状元。</p><p class="ql-block"> 戴衢亨‌:清代嘉庆朝状元,历任军机大臣,为书院培养的最后一位状元级人才。‌‌</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当年学子们在此研读经典、切磋学问的浓厚氛围,体会到朱熹等理学大师的思想光芒……</p> <p class="ql-block">  白鹿洞,初有名无洞,明嘉靖九年(1530)南康知府王溱,祭山开洞。再过五年,南康知府何岩,命石工琢石鹿置洞中。再过79年, 江西参议葛寅亮认为洞不应开,鹿更不应琢,遂将石鹿埋入地下。</p><p class="ql-block"> 1982年维修时在地下约两米深处发现石鹿,石鹿又重新安放在洞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