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摄影 李秀成 美篇号 66657540 <p class="ql-block"> 见惯了迎春花开花的样子,偶一见到探春花,还是有点小小的意外和惊喜。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迎春和探春,正好契合了《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的两个人物名。令人惊喜的是,探春花也跟迎春花一样,开着黄色的花,金灿灿地,十分招摇,十分耀眼。所不同的是,迎春花开在春天,3月是它的盛花期,而探春花的花期则在5月至9月,开在盛夏,所以它还有一个别名叫迎夏。</p> <p class="ql-block"> 探春花的花朵比迎春花要小得多,但它的花苞却极有特色。它像毛笔的笔头,花苞初期是凝干了的笔头,有些干瘪;而快要绽蕾时的花苞则像蘸饱了墨汁准备让书画家挥毫创作时的笔头,十分饱满。无论干瘪还是饱满,它的使命都是贡献最新最美的画卷。所以,探春花不仅美丽,还充满智慧。</p> <p class="ql-block"> 探春花花量大得惊人,一株灌木探春花可以开一千多朵花,从初夏开到仲秋,漫长的美丽季节,足以让探春花赢得人们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湖北并非探春花的产地,但我在武汉市却见过它两次,一次是在在初夏的5月,在某大学的校园里;一次是在入秋后的9月,在武昌哂湖边的一堵院墙下。两次所见,感觉大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初夏的探春花正处于初开之时,花朵鲜亮,花苞密集,一副蓄势待发大有作为的样子;而秋天的探春花虽然也还娇俏,但经过盛夏酷暑的烤晒,尤其是今夏过后超长时间的“秋老虎”天气,院墙上的探春花藤蔓大多已经枯黄,独剩一两处藤蔓上却还顽强地开着密匝匝的花朵,似乎是在告诉世人,尽管独木难支,探春花不屈不挠的品格永在,哪怕酷暑炙烤,它仍然能够撑起即将坍塌的花的大厦。</p> <p class="ql-block"> 探春花的这种性格,与曹雪芹笔下人物探春的性格极其相似,或许,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塑造探春形象时,参照的就是自然界中的探春花的性格。探春作为贾府中元、迎、探、惜四春中的老三,聪慧能干,持家理财的能力丝毫不逊于管家二奶奶王熙凤,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贾府,探春治家的才干是得到贾府上下公认的。然而,纵然如凤姐、探春再能干,也很难挽救贾府大厦将倾的颓势。</p> <p class="ql-block"> 我猜想,曹雪芹是懂花的,不然,探春的性格不会如此地接近探春花。探春花苦苦地支撑了5个月,终究难逃自然规律的命定,枯萎、死亡,是它最终的宿命。但既然难逃命运的安排,那么,何不在开花时节放肆地美丽一回,能开多久就开多久,能多娇艳就多娇艳,即使在酷日下炙烤,也在所不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