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进这座静谧的庭院,脚下的石阶平整而宽阔,两侧摆着青翠的盆栽,像是在无声地迎接每一位来客。抬头望去,那绿琉璃瓦的屋檐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朱红的门框上刻着古朴的文字,庄重中透着几分亲切。一辆白色小巴静静停在一旁,仿佛刚载来一群满怀好奇的访客。我沿着台阶缓步而上,心也渐渐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道深色的门廊,两侧塔楼高耸,檐角微翘,像在低语千年的故事。墙上的飞鸟图案白得清雅,与深沉的墙体形成微妙的对比,仿佛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几位游人轻声交谈着走过,脚步声在空旷的地面上轻轻回响,树影斑驳,风过处,历史的气息悄然拂面。</p> <p class="ql-block">抬头一看,“凤凰山168号博物馆”几个字赫然悬于门楣之上,牌匾深底白字,简洁却有分量。中式建筑的屋檐下彩绘依稀可见,门敞开着,像在邀请我走进一段尘封的岁月。馆内光线幽微,隐约能看见展柜的轮廓,仿佛里面藏着无数未诉的故事。我站在门口,竟有些不敢迈步,生怕惊扰了这份沉静。</p> <p class="ql-block">另一侧的入口挂着“荆州楚墓暨熊家冢出土玉器展”的牌子,深色底衬着白色字体,透出一股肃穆之气。玻璃门后光影明亮,整洁的空间里,似乎每一件展品都在等待被凝视。我忽然意识到,这里不只是陈列文物的地方,更像是一条通往楚地文明深处的小径。</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荆州出土简牍”几个字映入眼帘,中英文并列,庄重而开放。展区内已有几位参观者低头细看,神情专注。我走近一瞧,那些竹片上的文字虽已褪色,却依然清晰可辨,像是古人用笔尖轻轻触碰了我的思绪。</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的展区则另有一番气象。鼎、罐、碗错落有致地陈列在深绿色背景前,灯光均匀洒落,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这些器物曾盛过祭品、煮过羹汤,也曾在战乱中沉默地见证兴衰。如今它们安然静卧,却仍带着金属的冷峻与历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件巨大的青铜器皿巍然矗立,表面纹饰繁复,像是凝固的雷电与云纹。蓝光轻抚其身,仿佛为它披上一层幽古的外衣。它不只是一件展品,更像是一位从楚地走出的沉默君王,静静接受着今人的仰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