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成为一束光

王少同

<p class="ql-block"><b> 让自己成为一束光</b></p><p class="ql-block"><b> 作者:王少同</b></p><p class="ql-block"><b> 曾经听一位长者说过:人,一旦退了休,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一、多出门,二、少窜门,三、进“空”门,那么,他(她)晚年的生活一定会过得很丰富、很精彩,且很有意义!仔细想想,还蛮有道理的!</b></p><p class="ql-block"><b> 多出门,就是要常走出家门,去看看大千世界,人与“山"(大自然)为伍,自然就成了“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b></p><p class="ql-block"><b> 少窜门,即做好自己份内之事,尽量少去关心或不去关心与己无关的家长里短,眼不见心不烦,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别人家的事情与你有何相干呢?</b></p><p class="ql-block"><b> 进“空“门,空门是什么?空门就是学会看破红尘,看透人生,放下执念,自信而又潇洒地过好当下每一天,无欲则刚,多好!</b></p><p class="ql-block"><b> 我高中时代有一位老师,今年八十多岁了,但看上去一点都不像。有一天,在家乡的珠湖畔看见他,他当时正拿着一个相机,面对着渐渐西沉的夕阳专心致志地“咔、咔、咔”,我主动上前与他打招呼,他居然还认出我来。</b></p><p class="ql-block"><b> ”聂老师,你好!你还记得我吗?”</b></p><p class="ql-block"><b> “记得呀,你不就是我当年的科代表王少同同学吗?”聂老师大声回答。</b></p><p class="ql-block"><b> 我笑了,思绪一下子回到了高中时代,在他手下做科代表时的点点滴滴又清晰浮现。</b></p><p class="ql-block"><b> “老师,你看起来好有精神哟!退休之后的生活安排得一定很丰富吧?”我问他。</b></p><p class="ql-block"><b> “那是必须的!”聂老师自信地回答,“自从退休后,我便给自己设计了一个规划:每年必须出远门一趟,而且时间至少一个月,到如今,除了台湾省,其他省份都去过,祖国山山水水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会治愈你的心灵,陶冶你的情操呢!另外,自己的日子,我想怎么过就怎么过,不拘泥于形式,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让自己慢慢地老。”</b></p><p class="ql-block"><b> “努力让自己慢慢地老?”我疑惑地问。</b></p><p class="ql-block"><b> “对呀!”聂老师顿了顿,面朝珠湖,若有所思地继续说到:“人生不过百年,精彩的是它的过程,尤其是到了退休以后,一定要学会安排生活,将自己活成一束光,照亮前行的路,尽力拓展生命的宽度,唯有这样,你才会清楚自己余生到底想要什么,想干什么,懂吗?”</b></p><p class="ql-block"><b>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并同他聊了近半小时,才知他退休后,喜欢上了旅游和摄影,再无其它爱好。唯一的儿子早已定居在深圳,老伴儿也在那里帮忙带孩子,他一个人在邮城,独居惯了,每月万元的退休金,几乎都用在了旅游和摄影上,他告诉我,人,一定要学会独处,学会与自己的灵魂共舞,既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又要修养好自己的心理,静静地生活,慢慢地变老,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b></p><p class="ql-block"><b> 同他分手后,在回家的路上,我陷入了沉思,聂老师说得真对呀,让自己成为一束光,驱走黑暗,照亮前进的方向,不正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吗?旅游与摄影,不也是最高级的精神享受之一吗?</b></p><p class="ql-block"><b> 情不自禁我又想到了在我市跑步运动协会的一些资深跑友(如勤哥、钧哥、金荣哥、郎金哥、祥和哥、明哥等),他们虽早已退休,但依然在逐梦奔跑,将自己活成了一束光,用实际行动,精彩着自己的退休生活,实在是令人佩服!</b></p><p class="ql-block"><b> 也许,人的退休,不只是年龄,更是心态,倘若永葆一颗积极向上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定会渐渐明白,“退"的只是与原单位的工作联系,“不退”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休”的是自己的身体,“不休”的是对未知世界的憧憬。某年某月某日,你的修身养性,最终会获得丰盈的人生体验,携“光"前行,向"阳"而生,垂青于你的不只是幸福与快乐,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真的!</b></p><p class="ql-block"><b> 2025一9一25于家中</b></p><p class="ql-block"><b>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