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拔都被国民政府列为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1937年6月,距离卢沟桥事变爆发就差一个月,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在副主任张道藩支持下,定了份40人的民族英雄大名单。这名单里藏着个挺特别的名字不光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还有他的孙子金帐汗国的缔造者赛因汗拔都。 </p><p class="ql-block">      1930年代的国民政府,为啥要把拔都当成民族英雄?说穿了也简单,那会儿国家面临危难,急需两件事一是唤醒民众的民族自信,二是构建全民族的国家认同,好团结各民族一起抗日。</p><p class="ql-block">于是,像成吉思汗拔都这种名满全球的世界伟人,哪怕原本是非我族类,也被拉来当民族英雄毕竟他们的名头响,能鼓舞人心。</p><p class="ql-block">      1936年,就有人在申报上写文章捧成吉思汗,说他是中古东方唯一的世界伟人,是沟通东西文化的开路先锋,连亚历山大大帝拿破仑都比不上。跟成吉思汗比,拔都虽然没那么受捧,但也算沾光进了名单。说到底,民族英雄这词儿,有时候也带着时代的功利性危难之际,需要靠这些大人物把大家拧成一股绳。</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头看这段历史,就能明白那句老话我们看到的历史,本质上都是当代史。金帐汗国跟中国史没啥关系,这是事实但1937年国民政府把拔都当民族英雄,也是特定时代的必然选择。毕竟,当国家要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时,多一个英雄的符号,就多一分凝聚人心的力量这背后的无奈与考量,比金帐汗国属不属于中国史,更值得琢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