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习仲勋</b></p> <p class="ql-block">当我第一次踏上富平这片土地,心中便涌起一股莫名的庄严与敬意。走进习仲勋故居,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隧道,将我带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p><p class="ql-block">习仲勋故居位于富平县城西的淡村镇中合村,一座朴实无华的关中院落。大门敞开着,门梁上“厚德载物”四个大字格外醒目 。院子里,习仲勋塑像静静矗立,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在凝视着这片他曾经奋斗过的土地。</p><p class="ql-block">我轻轻推开老宅的房门,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西厢房的土炕、东厢房的储物间、南边的门房,每一处都保留着当年的模样 。这些看似普通的陈设,却承载着习仲勋同志年少时的生活点滴,也见证了他从这里走向革命道路的坚定步伐。</p><p class="ql-block">在塑像西侧的展览厅里,我驻足良久 。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感人的文字,生动地展现了习仲勋同志光辉的一生。从陕甘边区的艰苦斗争,到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他始终坚守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看着那些记录着历史的展品,我仿佛看到了习仲勋同志与刘志丹、谢子长等革命先辈们并肩作战的场景,听到了他们为了理想信念而发出的激昂呐喊 。</p><p class="ql-block">走出故居,我回头望去,那座朴素的院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喧嚣的游客,只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记忆。习仲勋同志在这里出生、成长,从这里踏上革命征程,他的精神如同一条红色的血脉,流淌在这片土地上,也流淌在每一个前来参观的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这次富平之行,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崇高风范。习仲勋故居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激励着我们新一代人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沿着革命先辈们的足迹,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习仲勋故居</b></p> <p class="ql-block">齐心,习近平的母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关中革命纪念馆</b></p> <p class="ql-block"><b>西安之行的别样选择:在富平关中革命纪念馆,触摸红色初心</b></p><p class="ql-block">2025年9月6日我从武汉抵达西安,当多数人将目光投向秦始皇兵马俑的千年雄奇时,我却与战友相约9月7日,奔赴富平——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土地,只为走进关中革命纪念馆,在红色印记里重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p><p class="ql-block">审核完身份信息后,我们进入纪念馆的大门,仿佛瞬间与外界的喧嚣隔绝。展厅内,泛黄的文件、磨损的步枪、补丁摞补丁的军装静静陈列,每一件文物都像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将我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墙上的历史照片里,革命先辈们眼神坚毅,或在窑洞里研讨战略,或在田埂间与群众并肩劳作,“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就镌刻在这些朴素却滚烫的画面里。</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关中特区斗争史”展区驻足最久。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响起,讲述着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创建红色政权、领导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的故事。从秘密发展党员,到建立农会组织,再到粉碎敌人的多次“围剿”,每一段历程都充满艰辛,却也彰显着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风骨。我和战友相视一眼,无需多言,心中早已被同一份信仰的力量填满——正是这样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才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p><p class="ql-block">在“人民公仆”主题展区,习仲勋同志“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话语,让我格外触动。展柜里,他与群众促膝长谈的书信、深入基层调研的笔记,字里行间满是对人民的深情。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忽然更懂“初心”二字的重量:它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像先辈们那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责任扛在肩上。</p><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门前的“红色基因传承”石碑上,熠熠生辉。这场西安之行的“小众”选择,没有震撼的文物奇观,却给了我最深刻的精神洗礼。我知道,这次缅怀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带着先烈们的精神嘱托,牢记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坚定地走下去。</p> <p class="ql-block">非常感谢战友百忙之中抽时间陪同参观,谢谢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