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人的头脑”,剖析美国思想殖民的危害

致良知

<p class="ql-block">  美国政治学家汉斯·摩根索认为,“成功的帝国主义政策,不是征服和掌握经济,而是控制人的头脑”。美国通过解构目标国家群体认知、植入美式价值观,在“无形疆域”中实现思想殖民,从而构筑起其霸权体系的深层基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美国思想殖民的概念特征</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解放运动席卷全球,众多民族国家如雨后春笋般独立,欧洲列强建立的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世界进入“后殖民”时代。作为新的全球霸主,美国发现,面对众多“觉醒”的民族主义国家,单单依赖政治宰</p><p class="ql-block">制、经济支配、军事威慑等“硬权力”,无法建立和维持长久广泛的殖民统治,而通过文化和价值观等“软权力”,则能以更低成本获得更高殖民收益。披上温情脉脉的面纱、让全世界“自愿”趋从趋附,这就是美国的“思想殖民”。与正常的人类思想文化交流不同,思想殖民是基于不平等、为了不平等的头脑控制。主要体现在:</p><p class="ql-block"> 一是强制改造。由于实力地位悬殊,强权国家往往利用霸权地位,强行在目标国家植入自身价值理</p><p class="ql-block">念,同时选择性地清除特定原生文化和思想。这种强制性的思想改造,常常导致目标国家出现严重的认同危机、文化失语和价值混乱。</p><p class="ql-block"> 二是恶意操纵。为了达到“驯化思想”的目的,强权国家常常罔顾道义,在目标群体中灌输服从意识,大量培育依附势力,瓦解精神独立。</p><p class="ql-block"> 三是隐蔽渗透。强权国家的思想文化输出往往被包装为“先进理念”“文明进步”等貌似合理的形态,通过文化产品、教育体系、学术交流等隐蔽渠道,潜移默化影响目标对象认知。</p><p class="ql-block"> 四是长期侵蚀。思想认识的改变是缓慢的、渐进的。思想殖民往往也需要长周期、持续的日常渗透,甚至漫长的代际传递,才能达到再造思想、重塑认知的目的。“思想征服”一直是帝国统治者们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回顾历史,不同时期的殖民统治者都曾尝试通过国民教育、推广语言、重构历史、编撰典籍等手段,在被征服地区输出思想文化、统一价值观念,为长期控制清除文化障碍、建立思想基础。但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思想殖民只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过。在物质和精神交流交融交锋的全球化浪潮中,积累了丰厚资源和强大实力的美国最终站在了思想殖民的历史“潮头”。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现代通信技术快速发展、专业媒体机构大量涌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取得新突破、资本和技术流动出现全球化趋势,为信息和知识的全球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使美国思想殖民驶上快车道。作为战后国际体系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美国一方面向世界输出美国政治经济制度、“民主”“自由”等美式价值观,一方面有目的、有意识地解构非美国思想、压制他国本土文化,着力营造对美国的精神依附和服从意识。一边扩张性“建构”,一边毁灭性“解构”,美国两手花样不断,思想殖民的“成效”也远远超过之前的任何殖民帝国。</p><p class="ql-block">(摘自新华社:美国思想殖民的历史现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