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启航: 共聚星城,共话劳动育人新篇章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9月24日上午,2025年“国培计划”湖南省中小学青年教师骨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劳动教育(A0050-2)开班仪式在长沙金星华美酒店隆重举行。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教研员姜平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张颖奇老师,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凌芳女士,经委委员刘蓝鹰先生,以及来自全省各地的70多位学科骨干教师齐聚一堂,共启研修之旅。开班仪式由刘蓝鹰先生主持。</p> 破冰聚力: 链式互动,点燃深度研修炽热情 <p class="ql-block"> 培训前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我是谁,我是谁旁边的谁”链式破冰活动在温馨而热烈的氛围中展开。这场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有效打破了地域与学科的隔阂,拉近了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营造出开放包容、协作共进的学习共同体氛围。思想的碰撞与情感的联结悄然发生,为接下来高强度、高密度的深度研修奠定了坚实的人际基础与情感支持,真正实现了“破冰”更“聚力”。</p> 致辞寄语: 锚定方向,赋能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上,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李凌芳女士致欢迎辞,她代表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对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本次培训聚焦劳动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提升,旨在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她强调,集团始终秉承服务湖南教育的使命,将劳动育人理念深度融入教育传播实践。</p> 学员心声: 扎根一线,共绘劳动教育实践蓝图 <p class="ql-block"> 邵阳市大祥区华夏方圆学校杨佩佩老师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本次培训紧扣课程系统化建设、湖湘文化传承与智能技术融合,精准回应一线教学需求。全体学员将严守纪律、潜心研修、积极交流,力求将所学转化为育人实践,让劳动之花在三湘大地生根发芽。</p> 专家引领: 五育融合,构建劳动育人新生态 <p class="ql-block"> 开班仪式结束后,由湖南省长沙市教育科学院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教研员姜平专家带来《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综合化与教学方式变革》专题讲座。姜平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劳动教育应成为推动“五育融合”的关键支点,超越技能训练,迈向实践育人、文化传承与精神塑造的“无我之境”。她强调,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目标、课程、实施、评价与资源支撑五大体系,推进项目式、主题式、跨学科教学,整合好譬如中医药文化、“沙田包子”、银杏课程等这样的地方资源、校本资源,实现校家社协同与人工智能赋能,重构教学方式,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p> 深度解析: 协同育人,破解劳动教育现实难题 <p class="ql-block"> 湖南省教科院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专家张颖奇老师作《融合·创新·发展》专题分享,她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出发,深刻阐述劳动教育的育人本质,指出当前存在认知偏差、家庭弱化、评价单一等现实挑战,呼吁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她以明德麓谷学校劳动清单为例,展示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三大任务群的系统化落地路径,强调劳动教育应重过程、重参与、重品格,杜绝“摆拍式”形式主义。她提出,省教科院将持续推进课程资源库建设、“十百千万”行动与教研联动,赋能全省劳动教育发展。</p> 案例示范 项目驱动,探索劳动课程开发新路径 <p class="ql-block">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姜颖林老师带来《劳动教育项目体系化开发》专题讲座。她以“校园生态农场”“创意中医药产品开发”“时令有约食育新”等案例,系统讲解项目设计流程与实施策略,强调目标应融合五育、聚焦真实问题解决,并分享了中草药香囊制作等融合传统文化、跨学科协同、家校社联动的实践范式。</p> 总结语 <p class="ql-block"> 本次培训以高站位谋划、实举措推进、深内涵引领,吹响了湖南劳动教育提质升级的号角。专家引领高屋建瓴,案例分享扎实生动,学员研修热情高涨。大家一致表示,将以此次“国培”为契机,把先进理念带回课堂,把创新实践带进校园,真正让劳动教育“动起来、实起来、亮起来”,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沃土上,共同培育热爱劳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