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一记(之海宁篇)

VanessaC

还没开写,副标题我都提前想好了:某次滴水不沾的钱塘观潮。<br><br>嗯,冲着观潮去的。<br><br>我们三个贪生怕死小心谨慎的人,考虑了要避开最为人从众的农历八月半,把潮水预测的小程序翻了又翻,在地图上标了各观潮点,掐着计算看了东面的一线潮再赶往西边看回头潮的车程,也考虑了数日中的晴雨状况,甚至隐约想到了史诗级别的桦加沙台风会不会临时调方向、对钱塘江潮汐产生某种放大效应……<br><br>但就是没想到,此次观潮太温和了。伞是纯用来遮阳的,雨衣和凉鞋都用不到,站上江畔的高高堤坝,面对数里绵延不绝的扎实的铁丝网,我们做到了滴水不沾。因为站的高,基本是俯瞰脚下的钱塘江水滚滚而过,没有一点水花会飘落到身上。只好去梦里卷起千堆雪。额外的小收获是我对钱塘江的海宁段地图熟悉了很多,也感佩于这么全线筑坝围栏保护安全,真是忒花血本。<br><br>也罢,老天慈悲,自给我们安排了其他的惊喜,大大拯救了我的观潮策划失误。<br><br>第一个惊喜是彩灯。以往真是没关注过传统的民间彩灯,去豫园灯会也是看个大场面,对灯是远观的。没想到<b>海宁的硖石彩灯</b>有很高的水准,可近观细看,很耐看。在简约的海宁博物馆里,有个不大的彩灯展馆,每个彩灯上都是用密度极高的针刺绘出图案,以灯映画。上面的画作和书法,都颇有艺术水准。其中壶瓶系列的作品尤其精彩,各种形态、图案精美、用色和谐,忍不住手机咔咔几十下。<br><br>另一个惊喜发生在饭后散步。在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偶遇一位当地大哥,以自豪的口吻向我们推荐,可以去中丝三厂旧址上改建的文创岛看看砸下3亿的效果,穿岛走上某个“网红桥”(即步道),一路通往横头街文化历史街区。<br><br>这一路过去基本都是最近建设或改造的,本地人为主,游人很少。那条全长近6公里、地图上都还没标出来的<b>环城步道</b>惊艳了,从脚下踩的材质、路线的曲折蜿蜒、两侧柔和的灯带、沿途出入口的设置、楼梯台阶的高度和宽度、沿路厕所和电梯的设置……有一定的设计高级感。而文创岛有点像浦东船厂1862,横头街也有点像曾在别处看到的文旅新景打造,都挺好,但很需要后续经营有方,估计得下功夫造势引流。<br><br>来都来了,总要去观摩一下知名的<b>海宁皮革城</b>。树栋庞大的高楼、巨大的面积、乌泱泱的店铺……不相称的稀少客流,毫不意外。想来他们早都走线上模式了,旁边已伫立着抖音直播基地大楼之类的,商业形态和产业链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演变和厮杀。<br><br>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我们回程路上在嘉绍大桥服务区停驻,参访了一下五星服务区到底啥样的。再观赏着一路的云卷云舒,打道回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