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彰武烽火台

一阳居士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七律•登彰武烽火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吴少文(吉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极顶颓墙尽蚀痕,高台烽火似曾喷。</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山修玉垒横关塞,堞隐雕弓戍国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泣血谁知风饮恨,凝尘不觉水流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柳河印证兴衰史,王者欺凌弱者奔。</b></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3日与抚顺诗友刘丰田兄、王琦兄一起登彰武烽火台。高山台烽火台是位于辽宁省彰武县五峰镇高山台村的明代军事遗址,2003年被列为辽宁省第六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地处海拔175.4米的山顶,南邻101国道,西南距王家屯约700米,与都尔鼻城相距0.5公里,形成军事呼应关系。根据政府文件,保护范围为核心台基外35米,外围设两级建设控制地带(一级20米、二级50米)。</p><p class="ql-block"> 该烽火台以石条地基、青砖丁条砌筑墙体,采用糯米浆掺白灰勾缝工艺,内部为素土夯实结构。原台高9.6米,地基边长9.6米,顶部收窄至8.16米,四面各设两座垛口。1997年基于“修旧如旧”原则修复,保留了部分原始墙体。其作为古代军事防御设施,通过昼夜燃烟举火传递军情,相邻烽火台间距约5-10里,实现快速信息传递功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