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大理风光(二)

若笠

<p class="ql-block">不巧的是“有风的小院”没能进去参观,透过门缝看到院内又有摄影组在拍剧了。好在我不是个追星族,无缘一观也就放下了。巧的是在边上的院子墙上写有两个大大的字“放下”,许是真的入心了。朦胧中我看到长长古道上挑着担、推着车、骑着马的身影,那是时代的缩影吗?我突然觉得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文化的传承是刻在心里的,而时代在奔驰。那个时代巳经过去,这个时代的人正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没有错啊,那又何必遗憾呢?</p><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就赶往海东了,酒店是预订在双廊附近。司机给我们建议:海东的景点从南到北依次为‌理想邦旅游度假小镇‌、金梭岛‌、文笔村‌、小普陀‌、挖色镇‌、鹿卧山遗址‌以及双廊古镇‌,我们有半天的时间可以从理想邦玩到鹿卧山,而后下踏酒店,最美的景点双廊古镇留到明天玩。</p><p class="ql-block">从凤阳邑到理想邦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程。这个旅游度假小镇是建在半山腰的群落。以欧式建筑风格与自然景观融合为特色,被称为“大理的圣托里尼”或“东方圣托里尼”。作为《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取景地,理想邦已成为婚纱摄影和社交媒体的热门拍摄地。‌‌走入小镇就好象走入了意大利的城市,纯白色调与弧形设计,搭配地中海风格的蓝顶、拱门和阶梯,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我觉得真正的特色在于这里是观赏洱海的最佳场所,从这里远眺洱海,视眼极其开阔,洱海全景一览无余,站在山腰观景平台,海风阵阵拂面,好像远离了尘嚣,无比惬意。</p><p class="ql-block">然而好的地方总躲不开付费,无论是拍照还是观景,首选肯定在酒店的顶楼。一座座酒店门口到处是美女温柔的邀约:“喝茶、去顶楼看风光。”我一问价格,茶费最少要每人68元,妻子说太贵别去了,但我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能花点钱寻求内心的一份宁静是多少不易啊!许是竞争激烈的缘故,在一家大酒店前经过讨价还价,美女允许我们三人买了两杯茶,而且第二杯打了对折,然后就指点我们上了酒店的五楼。</p> <p class="ql-block">五楼大厅的面积很大,约有几百平方,临海的一圈为半弧形,栏杆、落地玻璃内摆着一排排小桌椅,是游客喝茶观景的地方;大厅的侧面望出去,又是一个大平台,上面是玻璃穹顶,中间安放了一个秋千,地上是浅浅水池,嵌入一块块踏步板,有种别具匠心的构思。酒楼还有六层,主要是露天平台,同样设置了一些供拍照的摆设,因为阳光较大,游人带着各色凉帽、雨伞,也成为了一道道美景。</p><p class="ql-block">坐在五楼观景大厅内,望着洱海熠熠发光的湖面,感受着三面吹来的海风,竟然是凉爽的感觉,喝着饮料便不想走动。妻子和朋友象快乐的小鸟飞舞在四处,手机拍个不停,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身影。耳朵里突然传来优美的音乐,原来是四名穿着白族服饰的美女在边上露台跳起了民族舞,游客们纷纷围了上去,又把相机对准了她们……</p><p class="ql-block">妻子和朋友玩得忘了时间,看来真的很开心。我猜到这里为什么叫理想邦了,那是设计建设小镇的人希望建成一个快乐的港湾,这是他们的理想,而在这个理想里,苍山、洱海是永恒的美丽,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能乐而忘忧……金梭岛、文笔村因时间关系只是远远遥望了一番。金梭岛是洱海里最大的岛屿,传说是观音菩萨背来的一块巨石,洞内有钟乳石可供观赏;‌文笔村以彩虹公路‌、海之礼堂‌、半山观景台为特色,是热门婚纱拍摄地。‌我想人生总不能事事如意,留点缺憾期待下一次再见。</p><p class="ql-block">挖色镇原名海边邑,后因在附近山上挖出有色矿物染料更名为挖色。汽车开到挖色时,沿着海岸线看到一条长长堤坝围在洱海里,边上有个码头‌,保留原始渔村风貌,水中枯木在光线中呈现镜面效果。‌‌码头对面几百米外有个岛屿,当地人叫小普陀,一条机动船连着绳索往返两地。仔细看岛的形状很像一颗圆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传说洱海里面蛟龙很多,常常掀起狂风恶浪,这块礁石就是观音菩萨用来镇住蛟龙的大印。</p> <p class="ql-block">我是浙江人,对观音道场普陀岛自然熟悉,惊喜的是千里之外竟还有祂的化身!是啊,菩萨慈航普度,又哪里计较身在何地?庙大庙小?可惜世人总为功名利禄而忙,看不清红尘浊世,又哪里度得完呢?坐船登岛,一眼尽观,岛虽小但怪石林立,在石缝中长出一棵棵树木,枝叶繁茂,树阁相映,犹如天然盆景。拜好菩萨,在小普陀上看苍山洱海,仿佛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银盘之中,心胸格外开阔。</p><p class="ql-block">鹿卧山是矗立在洱海东面的一座山峰,所以这一段路一直是在往上开,从公路上往下看,其山形酷似一头安详卧着的鹿,因此得名。这里曾是南诏国时期的皇家鹿苑,后来成为明、清两代茶马古道的关键节点,是鹿卧山新石器时代至汉代文化遗址。我们从公路旁的一条山石小道往下攀爬一直到洱海海面,山路崎岖,妻子和朋友好几次都是手脚并用。我不知道这条路为什么不修,好似在考验游人的勇气,又像在印证美景总在艰险之后!</p><p class="ql-block">山脚下是悬崖礁石与树木构成的独特地貌,一条穿林小路在洱海边延伸,海浪轻轻,凉风徐徐,这里的太阳被挡在树林外,天然的宁静与清新的气息交织一起,便成了游人向往的圣地。许多游人或拍照或闲坐或嬉水…忽然记起陶渊明的诗句:“山林深处藏吾身,远离喧嚣心自宁。”这里多好呀!</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小路没入了洱海,前方一块石壁挡住了,石壁下有个岩洞,可惜没有景观介绍。一位小伙穿着镂空的球鞋从水里淌到了岩洞前,他说就是个洞口,没有路了。我脱下鞋袜踩到水里,却感到脚底痛痛的,终究没有过去。这时阳光从对面斜照在岩洞口,忽明忽暗,有种阑珊的感觉。我很想去岩洞口看看,洞后面会有什么?却少了勇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岁月不会给人再次年轻的机会,这世上真的没后悔药,失去了便再不回来。我多想再年轻一次,去勇敢地追求逝去的梦想,那怕头破血流。小路的右边有一处断墙,我发现断墙上有许多方形小窗,几个少女正利用它作为画框拍剪影呢!网上说这叫洱海之窗,又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的行程满满的,总觉得看不完的大理风光。“想你的风把我带到了洱海”,我想着把这种念想刻在心里。下午四点多,司机送我们到双廊附近旅馆“六阅 在一起”,我们将在洱海之畔度过三天,一直和洱海在一起。</p><p class="ql-block">因为双廊风景区离住宿不到五公里,第二天便不再包车。“大理风光在洱海,洱海风光在双廊”,赞美声中可见双廊的魅力。据考证,双廊镇是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集佛、道、儒、原始宗教等多元文化共融的地方,丰富而悠久的文化底蕴加上洱海的眷顾,让其成为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走入双廊景区,第一印象就是双廊的街区,商业和文化交融得认人叹为观止。一条民族文化街从南到北近3000米,宽大的街道两边商铺林立,饮品店、餐食店、鲜花店、玉石店、特产店等比比皆是,又完整保留了白族明清建筑“三坊一照壁、青瓦白墙”的民族特色,走在大街上,让人有时空的错乱,不知道身在哪个年代。每隔百米,大街向两侧延伸出数十条小巷,形成独特的鱼骨造型街道结构,靠海这一边又汇聚出双廊码头、海街、玉几岛街等街区,游人如织,十分热闹,民宿、旅馆多在其间,称得上真正的海景房了,自然价格也不便宜。</p><p class="ql-block">双廊的景点以太阳宫和南诏风情岛最为有名,如果再乘坐豪华游轮近距离感受一下洱海的美丽,一定不虚此行。</p> <p class="ql-block">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在双廊镇的洱海边修建了太阳宫和月亮宫,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现代的艺术气息。如今月亮宫作为居所不对外开放,太阳宫捐给了当地政府供游人参观。太阳宫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大门根据山石的脉络,建在半山腰的一个位置,我们到时,当天的免费预约(半小时参观)已满额了,好在服务员说如果你们来喝茶就可以进来参观,并不限时间。因为有了“花钱的地方总是好的”的经验,我毫不犹豫地付了款,虽然每人128元的茶钱真的有些心疼。走进太阳宫,因为是在半山腰看这个“宫殿”,第一印象就是恢宏壮美而不像居所,更似个立体库房,7个错层结构的空间,使太阳宫整体成了一个多维、多层次的“宫殿”。我发现我的思维和笔竟然无法把太阳宫构勒出来,讲解员说这是设计师将白族民居建筑特色与杨丽萍的个人审美融合在一起打造出的艺术,显然我没有这种天赋。</p><p class="ql-block">地面很开阔,铺设不多,很多地方保留了岩石的原貌,后经过切割打磨而成,所以靠海的一面,就像一个港湾一样温馨,沿栏杆放了很多低矮的茶桌和木椅,木椅有坐有躺,铺着粉色靠垫,十分显眼,是为游人喝茶准备的。服务员端上茶和咖啡,还有小蛋糕和话梅,咖啡上的拉花竟然调出“杨丽萍太阳官艺术空间”字样,让人惊喜不已。闻着咖啡香,听着海浪低语,眼里是美玉般的湖面,感受着海风的轻抚,久久不想起身,仿佛与世隔绝,只沉浸在这份纯粹的自然之美中。</p><p class="ql-block">杨丽萍的居所是沿两边悬空的楼梯往上走,像是挂在山间一样。讲解员依次给我们介绍了杨丽萍居住过的客厅、创作室、书房、卧室等,听着杨丽萍让人将破旧的渔船打捞上来,改造成床板、床榻和休闲卧榻的故事,感受到艺术家的平凡、简朴而又充满智慧的生活。太阳宫内许多陈设摆件,就是杨丽萍之前的演出道具,她的舞剧作品《平潭映象》、《春之祭》等也在太阳宫内展现,但更多的是其他艺术家留在这里的笔墨。想来艺术需要灵感,而这里是灵感诞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码头购了豪华游轮的船票,它将在洱海中航行一个小时后送我们去南诏风情岛,虽然188元的价格贵了些,但因能满足近距离轻吻洱海的愿望,也就奢侈一回了。</p> <p class="ql-block">三层高的游轮堪比长江游船,船体宽敞,两边是桌椅,中间摆放着自助水果、零食,一层船舱前方有个不大的演唱平台,从二层也能望到,服务员说三层还有包厢,但价格需要另算。许是消费较高的原因,我估量着这趟乘客只有30多人,都坐在一、二层。当游轮平稳驶入洱海后,从二层船舱眺望,在苍山的映衬下,洱海显得更加辽阔深邃,天空的云彩与水面的波光交相辉映,前方的风情岛就像一颗“绿螺”,点缀在白银盘里。想起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此刻我也有了一样的心境。人在船中、船在水中,就像人在洱海里漂游,如临仙境。</p><p class="ql-block">一层船舱里两位两男歌手一直在献唱助兴,歌声宽广嘹亮,透过船窗飘扬在洱海上。喝着咖啡,品尝着水果,耳中有歌声,眼里有风光,全身上下都“饱”了。在长江里坐游船,有种“高山流水”的大气;在大海里乘军舰,有种“波澜壮阔”的激情;今天在洱海里乘游轮,竟有“小桥流水”的温馨。人的一生有多少美景擦肩而忘?又有多少美丽记在心中?不是我们的心不够大,而是没有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馈赠。</p><p class="ql-block">南诏风情岛离双廊码头其实只有六、七分钟的直线船程,游轮是在洱海中绕行一小时后停靠在风情岛。我开始没有理解风情岛的意义,但在这个仅有百亩的海岛上陆续参观了海的女儿雕塑、福星广场的阿嵯耶观音像、南诏行宫、本主广场、太湖石群落和沙壹母群雕等景点后,我真正懂得了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风情。</p><p class="ql-block">环着海岛栈道一路行去,海边沙滩、小木船、白族民居、观景台等一一呈现,也成了手机里一张张照片。在近岛礁石上的一组“洱海的女儿”铸铜雕塑特别显眼,这是一立一卧的两个渔女沐浴的形象,矫健而飘逸,由于海水已淹没了礁石,两个渔女就好像正在融入大海。我想雕塑象征白族先民与洱海的依存关系,也承载着创世神话与民族起源的文化寓意,体现出白族‘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雕塑边上有个搭好的竹台延伸入海,供游人拍照留念,竹台上立着个门框,上头是“南绍风情岛”,两边分别写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是李白诗中描写月亮倒映水中、云彩变化无穷的句子,可惜此时还是下午时分。想像着这种意境,赶紧与洱海的女儿合个影,期望着带回去美丽和智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