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昼夜均分处,与时光对谈

云朵

<p class="ql-block">秋分日,秋意渐浓。</p><p class="ql-block">凌晨四点,意识先于闹钟苏醒,望向窗外,天幕被一层灰蒙蒙的纱笼罩,分不清是夜色尚未褪尽的余韵,还是阴云酝酿的慵懒,只觉得这份朦胧里,藏着秋天独有的、不疾不徐的温柔。</p><p class="ql-block">人们总说秋天带点愁绪,可这份愁绪不是凛冽的悲戚,更像一杯温凉的茶,入口有淡淡怅然,回甘里却藏着细碎的念想。我总觉得秋天是时光格外偏爱的“刻度季”——生命里太多重要的相遇与别离,都悄悄选在了这个季节。就像风吹过树梢,叶子与枝桠告别,却会在泥土里遇见新的归宿;就像多年前的那个秋天,我带着啼哭与这个世界初遇,从此便在四季轮回里,慢慢读懂时光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屋里还没通暖气,颇有几分凉意。我在窗边站了几分钟,感觉依然困倦,又忍不住蜷缩回温暖的被子里。手机屏幕上“今日秋分”四个字轻轻亮起,像时光递来的一张明信片,提醒我又到了这昼夜均分、阴阳相衡的日子。 </p><p class="ql-block">初中地理课本里的知识大多随岁月淡去,唯有“二分二至日”的记忆格外清晰,它们就像四季的坐标,各自带着截然不同的温度与气息。</p><p class="ql-block">春分日,太阳折射赤道,南北半球共享着等长的昼夜,这份平衡只是短暂的停留——过了这一天,太阳便带着暖意向北移动,北半球的阳气一天天充盈起来。走在春分节气的大地上,能看见小草顶着泥土的芬芳钻出来,杨树的枝桠间冒出嫩嫩的绿芽,连风都带着刚睡醒的柔软。之前的好多年,春分时节,我总带着学生们卷春饼,竖鸡蛋,在《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里感受这一年里难得的阴阳平衡。春分日的每一缕阳光、每一抹新绿,都在悄悄传递着“新生”的希望,让人忍不住对往后的日子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日子在暖阳里慢慢向前,气温一天天回升,大地像被唤醒的画卷,青草染绿了田野,花儿绽满了枝头,转眼便到了绿树成荫的盛夏,夏至也循着时光的脚步来了。此时太阳抵达北回归线,把最长的白昼留给了北半球,直到晚上九点,天空才舍得褪去明亮,换上淡淡的暮色。夏至的日子里,连空气都带着热闹的气息——广场上满是跳舞的人们,脚步跟着音乐轻快地跳动;路边的烧烤摊飘着诱人的香气,三五好友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公园里的情侣手牵着手,在晚风中分享着悄悄话。我也曾在这样热情的节气里,试着融入这份喧嚣,想在人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轰轰烈烈。可每次狂欢过后,独处时的寂寥总会格外清晰,它像一盏温柔的灯,提醒我:原来热闹是别人的风景,独处才是属于自己的节奏。后来渐渐明白,越是外界喧嚣,越要守住内心的宁静,这几年更是体会到,与自己相处的时光里,藏着最踏实的宁静与最纯粹的喜悦——读一本喜欢的书,听一首安静的歌,写一段抒情的文,或者哪怕只是静静地坐着发呆,都能感受到内心的丰盈。 </p><p class="ql-block">静静地行走在时间的流淌里,日子总在不经意间换了模样。直到一片黄叶轻轻落在脚边,我抬头看见风中摇摆的树枝,才猛然惊觉,又是一年秋来到。秋分日,太阳再次回到赤道,带来一年中第二次昼夜均分、阴阳平衡的时刻。可这份平衡,却与春分有着截然不同的意味——春分过后是白昼渐长、暖意渐浓,而秋分之后,黑夜会一天天拉长,白昼会慢慢缩短,连阳光都将变得越发温柔。这样的节律,似乎天生带着一丝愁绪,毕竟人们总偏爱光明的绵长,总希望温暖的时光能走得慢一些。</p><p class="ql-block">可转念想起冬至,便觉得这份“愁绪”里也藏着时光的智慧。冬至时太阳落在南回归线,把最冷的季节带给北半球,可大自然却在最冷的日子里,教我们拥抱温暖——给家人包一锅热腾腾的饺子,看着白胖的饺子在沸水里翻滚,心里满是踏实;和朋友围坐在炉火旁煮茶,茶香混着暖意漫满屋子,闲话家常里全是惬意;在窗前看漫天飞雪飘落,随口吟出白居易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字句间都是诗意与期待。原来冬天从不是萧瑟的代名词,它藏着最浓厚的烟火气,藏着最动人的相聚,藏着“寒极生暖”的生机。</p><p class="ql-block">就像秋分,它虽带着“昼渐短、夜渐长”的暗示,却也有着独有的温柔——金黄的稻田、飘香的桂花、凉爽的秋风,还有那份“阴阳平衡”里的从容。或许时光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循环往复:春分的希望、夏至的热烈、秋分的从容、冬至的温暖,每一个节气都是时光的馈赠,每一段时光都值得我们用心感受。在秋分之夜,裹着温暖的被子,听着窗外轻轻的风声,忽然懂得:生命就像这四季轮回,有相遇就有别离,有热闹就有独处,有光明就有黑夜,而正是这些不同的滋味,才让日子变得丰盈而珍贵。我们要做的,便是在每一个当下,与时光温柔对谈,与自己好好相处,在昼夜交替、四季轮回里,慢慢活出属于自己的节奏与诗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