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彭的成长记录25(2025.9.24~10.4)

棋风

<p class="ql-block">2025.9.24三周岁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军训,敬礼!</p> <p class="ql-block">好像有点儿顺拐呢?哈哈...</p><p class="ql-block">儿童“顺拐”(医学上多称“同手同脚”步态)多为生理性习惯问题,常见于3-6岁学步期或运动协调性发展阶段,少数与肌力不平衡、感统失调有关,通常可通过针对性训练改善,无需过度焦虑。</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进行队列训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儿童队列训练的核心好处是培养规则意识与集体观念,同时在身体协调、专注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实现综合提升,是将个体行为规范融入集体协作的有效锻炼方式。具体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 塑造规则意识与纪律观念</p><p class="ql-block">- 队列训练中,“立正、稍息、看齐”等动作需严格听从指令,孩子会逐渐理解“规则”的意义,明白个人行为需服从集体要求,减少随意性,养成听指挥、守秩序的习惯。</p><p class="ql-block">2. 提升身体协调性与姿态气质</p><p class="ql-block">- 练习齐步走、转体等动作时,孩子需要控制四肢配合、保持身体平衡,能有效锻炼肢体协调性、节奏感和空间方位感。</p><p class="ql-block">- 长期训练可纠正含胸、驼背、歪肩等不良体态,帮助孩子养成抬头挺胸、站姿挺拔的良好习惯,提升精神风貌。</p><p class="ql-block">3. 增强专注力与执行力</p><p class="ql-block">- 队列训练要求孩子时刻关注指令(如听口令做动作)和集体节奏(如与队友保持步伐一致),任何分心都可能导致动作出错,这能显著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抗干扰能力。</p><p class="ql-block">- 从“听到指令”到“做出动作”的过程,能锻炼孩子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执行力,让其学会高效响应要求。</p><p class="ql-block">4. 培养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协作</p><p class="ql-block">- 队列训练强调“一人出错,全队不齐”,孩子会逐渐意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联,明白自己的动作会影响整体效果,从而主动为团队目标(如队形整齐)努力,树立集体荣誉感。</p><p class="ql-block">- 在集体行进、变换队形等练习中,孩子需要与队友相互配合、调整节奏,学会在协作中完成任务,提升团队合作意识。</p> <p class="ql-block">爱国主义教育开始啦...</p><p class="ql-block">对三岁儿童进行适宜的爱国主义教育,核心好处是在幼儿心中播下爱国情感的种子,培养初步的身份认同与文化归属感,为其未来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情感奠定基础。具体来说,符合该年龄段认知特点的爱国主义教育(非说教式)好处包括:</p><p class="ql-block"> - 建立身份认知: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听到国歌等具体事物,儿童能初步感知“中国”这一概念,建立“我是中国人”的简单身份认同,增强对自身所属群体的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萌发文化兴趣:接触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民间艺术(如剪纸、脸谱)、经典儿歌等,能让儿童感受中华文化的有趣与特别,激发对本土文化的好奇和喜爱,传承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培养情感共鸣:在成人的引导下,从身边的美好事物(如家乡的公园、整洁的街道、帮助他人的人)中感受生活的幸福,初步将这种美好与国家、社会联系起来,萌发对家乡和祖国的朴素热爱。</p><p class="ql-block">- 塑造行为基础:结合日常行为(如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扔垃圾、礼貌待人),将“爱祖国”转化为具体的小事,让儿童理解爱国可以从身边的行为做起,培养遵守规则、爱护集体的意识。</p> <p class="ql-block">2025.9.27三周岁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经过几天的练习,基本会自己刷牙了!</p><p class="ql-block">儿童自己刷牙主要有两大核心好处:一是有效维护口腔健康,二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与责任感。具体来说,好处包括:</p><p class="ql-block"> - 提升清洁效果:儿童自己刷牙时,能更精准地感知口腔内食物残留的位置(如牙缝、牙龈沟),配合正确方法(如巴氏刷牙法),可减少成人辅助刷牙时可能存在的盲区,降低龋齿、牙龈炎的发生风险。</p><p class="ql-block">- 养成卫生习惯:从主动刷牙到形成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规律,有助于儿童建立“口腔健康需要自己负责”的意识,这种习惯会延伸到其他生活领域,形成良好的卫生观念。</p><p class="ql-block">- 促进手部发育:刷牙过程中需要手部、手腕协调运动(如转动牙刷、控制力度),能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和肢体协调性,对儿童手部肌肉发育和大脑运动区发育有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增强自主意识:自己完成刷牙这件小事,能让儿童获得成就感,逐渐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提升独立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为未来的自主生活(如穿衣、整理)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9.30三周岁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欢度国庆,坚定的眼神。</p> <p class="ql-block">“庆国庆、唱红歌”主题教育阅兵活动。</p> <p class="ql-block">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母子同台,歌唱祖国</p> <p class="ql-block">家长、小朋友混合匍匐前进比赛,荣获第三名。</p> <p class="ql-block">2025.10.3三周岁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 国庆假期,去秦皇岛度假,上京哈高速了。</p><p class="ql-block"> 多带孩子见识世界,核心是打破认知局限,让孩子在真实体验中建立更立体的世界观,同时显著提升适应力与共情力。具体好处主要有三点:</p><p class="ql-block"> 1、认知升级:脱离书本和屏幕,亲眼观察不同地域的自然景观(如雪山、海洋)、人文习俗(如不同节日、建筑),能让孩子对“世界”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变为具象认知。</p><p class="ql-block">2、能力培养:在陌生环境中,孩子需要学习规划路线、与陌生人简单沟通、应对突发状况(如错过班车),这些过程能锻炼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社交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性格塑造:接触多元文化后,孩子会逐渐理解“差异”的正常性,减少对未知的恐惧,变得更包容、开朗,也更能在变化中保持从容。</p> <p class="ql-block">车里睡醒了,表情不太自然。</p> <p class="ql-block">估计是没睡醒吵醒了,挺难受的...</p> <p class="ql-block">  高速上人不算多,但服务区人多,没有停车位。</p><p class="ql-block"> 现在聊一下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的认知活动,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p><p class="ql-block"> 3-6岁:感知启蒙型</p><p class="ql-block"> 1、城市动物园/植物园:近距离观察动物行为、认识植物形态,用触觉(摸树皮)、视觉(看色彩)建立对自然的基础认知。</p><p class="ql-block">2、儿童科技馆/科学乐园:通过按压、拼接等互动装置,感受简单的物理现象(如光影、水流),激发对科学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3、本地农场/采摘园:体验摘水果、喂小动物,了解食物的生长过程,建立“劳动与收获”的初步概念。</p><p class="ql-block"> 7-12岁:探索实践型</p><p class="ql-block"> 1、城市历史街区/博物馆:跟着导览或简易手册,了解家乡的历史故事、老建筑背后的文化,增强地域归属感。</p><p class="ql-block">2、郊野公园/自然营地:参与短途徒步、搭建帐篷、观察昆虫等活动,锻炼体力与动手能力,学会在自然中保护自己。</p><p class="ql-block">3、职业体验乐园/工厂参观(如面包厂、乳品厂):模拟医生、消防员等职业,或看食品生产流程,帮助孩子具象化“职业”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13-16岁:深度思考型</p><p class="ql-block"> 1、文化主题旅行(如古镇、非遗工坊):深入了解一项非遗技艺(如陶艺、剪纸),尝试动手制作,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价值。</p><p class="ql-block">2、城市规划馆/科技馆(进阶展区):通过模型和数字技术,了解城市发展逻辑、前沿科技(如航天、AI),拓宽对未来的想象。</p><p class="ql-block">3、邻市短途研学(如高校校园、科技馆):走进大学校园感受学习氛围,或参观更专业的科技展区,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目标与方向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10.4三周岁零一个月</p><p class="ql-block">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游玩</p> <p class="ql-block">  带幼儿参观动物园能从认知、情感、社交等多维度促进其成长,核心好处可总结为三点:</p><p class="ql-block"> 1、激发认知与探索欲:幼儿能直观看到书本、动画里的动物(如真实的大象、长颈鹿),通过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叫声,建立“具象认知”,同时自然接触“食草/食肉”“群居/独居”等基础生物知识,比绘本更易理解和记忆。</p><p class="ql-block">2、培养爱心与责任感:看到小动物(如幼鹿、熊猫宝宝)时,幼儿会自然产生喜爱之情;观察饲养员投喂、照顾动物的过程,能潜移默化地传递“生命需要呵护”的理念,帮助其学会尊重和关爱他人、其他生命。</p><p class="ql-block">3、促进感官发育与亲子互动:动物园里的色彩(动物皮毛、绿植)、声音(鸟鸣、兽吼)、气味(青草、泥土)能刺激幼儿的视觉、听觉、嗅觉,锻炼感官灵敏度;家长陪同观察、讲解、互动(如一起找动物、讨论习性),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沟通与情感联结。</p> <p class="ql-block">喂饲大袋鼠</p> <p class="ql-block">继续喂饲</p> <p class="ql-block">喂袋鼠,喂着这头,惦记着那头,好有爱心啊👍👍👍</p> <p class="ql-block">引着小袋鼠走,耶!</p> <p class="ql-block">耶!耶!</p> <p class="ql-block">这小袋鼠,吃着吃着就懒懒的躺下了,可真幸福...</p> <p class="ql-block">这只小袋鼠,看来是吃饱了</p> <p class="ql-block">小袋鼠这是真的吃饱了</p> <p class="ql-block">  象园前留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大象好可爱喔!</p> <p class="ql-block">拍照应该用什么姿势?我想想...</p> <p class="ql-block">妈妈,象妈妈来了,快抓拍!</p> <p class="ql-block">把象妈妈和象宝宝都拍进来!</p> <p class="ql-block">自己看着自己的手,做最标准的“耶”!</p> <p class="ql-block">“耶”到画面外面去了,看来真是个敢想敢干、敢于突破的好小子!</p> <p class="ql-block">看见一堆马粪,非要踩,姥姥制止,就生气了,大象也不喂了,往回跑。哈哈,这小家伙儿,有点儿性格啊...</p><p class="ql-block"> 这时,姥姥先是安抚情绪,再简单讲原因,姥姥知道你特别想踩踩,不让踩你有点不开心对不对?马粪里有小细菌,踩完会弄脏鞋子,还可能让你生病,咱们去那边看小蝴蝶好不好?孩子马上就明白了,情绪也稳定了,哈哈...</p><p class="ql-block">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幼儿犯错误的时候,必须及时纠正,这是帮助他们建立规则意识、区分是非的关键时期。</p><p class="ql-block"> 幼儿对行为的对错没有清晰认知,及时纠正能让他们将“错误行为”和“负面反馈”直接关联,避免形成固化习惯。纠正时需注意两点:</p><p class="ql-block">1、就事论事:明确指出错在哪里,而不能否定孩子本身(如“你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p><p class="ql-block">2、引导替代:告诉孩子正确做法,并找替代活动,转移注意力,这比单纯批评更有效。</p> <p class="ql-block">  投喂长颈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观看演出,一二三四个手指的耶,都上来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演出精彩时刻,激动鼓掌!</p> <p class="ql-block">鸟艺展示,的确有特点!</p><p class="ql-block">鸟打滑梯(没记住是什么鸟,有认识的朋友恳请指点一下哦,谢谢!)</p> <p class="ql-block">神鸟蹬车</p><p class="ql-block">(没记住是什么鸟,有认识的朋友恳请指点一下哦,谢谢!)</p> <p class="ql-block">手鼓打的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