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24日下午,在广丰区实验小学报告厅,实验小学、洋口小学、塘墀小学、少阳小学、壶峤小学、瀛洲小学等同一片区六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们汇聚一堂,聆听了广信区谢国洪老师带来的“核心素养目标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桂英老师全程参与活动。活动由实验小学副校长陈春丽主持。</p> <h5 style="text-align:center;"><b>广信区谢国洪老师</b></h5> <p class="ql-block"> 近日的两场秋雨,驱走了酷暑的焦躁;凉爽的西风,带给人们内心的平和安宁。报告厅里,老师们满怀着期待热烈地欢迎谢老师的到来。</p><p class="ql-block"> 简单的开场白后,谢老师愉快分享了几位著名教育家的话语,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共鸣。</p><h5> <b>“做教师最快乐的事情,莫过于研究如何做一个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老师。”</b></h5><h5><b> ——苏霍姆林斯基</b></h5><h5><b> “课堂之美,美在即兴中创作,美在试错中修正,美在分享中完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多么有挑战,有意思的事情!”</b></h5><h5><b> ——李政涛</b></h5> <p class="ql-block"> 谢老师接着分享了四个来自于他自身的教育故事带给他的感受与思考。他告诉老师们对学生要放心,不能代办;他提出,教学除了理清知识线,还应该注意另外两条线,一条是方法线,一条是情感线(创造);要提倡问题导学,鼓励学生自主思考,积极分享,同时注重数学本质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绘声绘色的故事叙述,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以小见大的智慧,带给大家很多的启示。老师们倾听、微笑、赞许。</p><p class="ql-block"> 谢老师小结说: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p> <p class="ql-block"> 讲座聚焦到课堂上,结合多位一线名师公开课的实践效果,他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进:</p><p class="ql-block"> <b>1.要提质增效,创造高效课堂。</b></p><p class="ql-block"> 要坚决改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模仿、规定、僵化、强化,不注重素养形成、学生没有兴趣,学习疲惫不堪”之现状。做到“教学目标清晰,教学手段多样,和学生情感共鸣”,创造高效课堂。他反复强调:课堂上<b>,老师不是解说员,不是售货员……要上出数学味来</b>!</p><p class="ql-block"> <b>2.要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b></p><p class="ql-block"> 要知己知彼,博采众长,结合自身特点,学习、吸纳诸多名师的教学观点与主张,形成风格,与时俱进。</p><p class="ql-block"> 谢老师介绍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法”、吴正宪“儿童数学教育”、章建跃“四个理解与三境界”、张作仁“‘学为中心’课堂(三单教学)”、郭华“深度学习”等名师的小学数学教学观点主张;还分享了自己“创享课堂”的构想,提出我们的课堂要从“知识传授型”转向“思维激发型”,创造性地应用数学解决真实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p><p class="ql-block"> 3.<b>要明确策略,勇于实践。</b></p><p class="ql-block"> 他分享了诸多课例,强调要明确“结构化教学、核心素养目标、大概念统领”之改进策略。</p><p class="ql-block"> 结合新课标,他指出要从教学内容的本质出发,确定各单元的核心概念;理解提取大观念是结构化教学的基础,要特别理清结构化教学与核心素养目标的关系;要努力培养学生调用已有知识、经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最后,谢老师寄语全体小学数学老师:心中有教育,眼里有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当有情怀的教师!</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用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对谢老师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三个小时的讲座,有名师名家的经验,有原汁原味的故事,有深入浅出的分析,有自身感悟的分享,都开拓了我们的眼界,带给我们新的启迪。</p><p class="ql-block">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则需要领悟。我们认为,在落实“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核心素养目标”的新思维要求我们老师要像高级营养师,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套餐;我们的教学要突出“知识结构化”,鼓励学生“迁移拓展”,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学校书记、校长宋贵水强调:学为中心,“研”治无“辅”,教研“深”一度,教辅“退”一步!</p><p class="ql-block"> 研,是向课堂效率的聚焦。 当课后有大量的习题“加餐”,课堂的每一分钟便显得弥足珍贵。</p><p class="ql-block"> 研,是向真实问题的求解。 摆脱了题海战术的束缚,我们反而有机会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 祝 青</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 陈春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签发 宋贵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