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古文明,山西好风光~山西行(三)

villager@ ..

<p class="ql-block">低头时便觉春夏秋冬去真不识自己半点寒温</p><p class="ql-block">放眼处遥观漁樵耕读来哪能分他们一些快乐</p> <p class="ql-block">  第十站雁门关<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5A)</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西北20公里的勾注山(又称雁门山)巅,是中国长城文化、关隘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素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扼守中原与塞外的咽喉要道,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曾在此大破匈奴,汉代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均在此征战,唐代设关防御突厥,北宋杨业(杨家将)亦在此抗辽。</p> <p class="ql-block">  作为明代“外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之一,雁门关由“双关四口十八隘”及长城组成,形成冷兵器时代最庞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关城依山势而建,三道重城环绕,墙高10米,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p> <p class="ql-block">  关城坐落于海拔1800米的勾注山分水岭,两山对峙如门,峡谷幽深,古道蜿蜒。现存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建,周长1000米,设东、西、小北三门,瓮城门额刻“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  关城与长城:包括天险门、地利门、雁楼、镇边祠等,明代复筑的长城全长5033米,敌楼密集。古关道:30公里长的勾注塞古道,铺石成路,百步九折,曾是商旅与军队通行要道。边贸街:明清时期繁华的商贸通道,见证民族经济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亲历了昭君出塞、蔡文姬归汉、晋商崛起等重大事件,被誉为“一座雁门关,半部华夏史”。</p> <p class="ql-block">  融合边塞文化、战争文化、商贸文化及民族交融的印记,如靖边寺纪念李牧,碑林记载历代名将事迹。</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景区以军事遗存为核心,涵盖关城、兵堡、烽火台等,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开放时间为旺季8:00-18:00,门票90元/人。</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完成复建工程,成为展示边塞风情的文化地标。</p> <p class="ql-block">  “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具有其重要的军事地位。“咽喉全晋,势控中原”:凸显其地理与战略价值。</p>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不仅是冷兵器时代的防御奇迹,更是中华民族历史变迁的缩影,如今仍以苍凉雄浑的边关风情吸引世人探访。</p> <p class="ql-block">  生命中总有一些遇见,惊艳了时光,遇见是岁月最美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一站:云冈石窟<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5A)</span>是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4个,造像5.1万至5.9万余尊,雕刻面积达1.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始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由高僧昙曜主持开凿最早的“昙曜五窟”,持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历时60余年。</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评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融汇鲜卑、汉、中亚文化,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里程碑,展现了从西域风格到“秀骨清像”的汉化演变。</p> <p class="ql-block">  早期(昙曜五窟,第16-20窟)造像高大(最高17米),面相丰圆,带有犍陀罗艺术风格,象征北魏五位帝王,体现“皇帝即如来”思想。</p> <p class="ql-block">  中期(第1-13窟)皇家主导,装饰华丽,出现中心塔柱、前后室结构,造像汉化明显,如褒衣博带服饰。</p> <p class="ql-block">  晚期(迁都洛阳后)民间开凿中小型窟龛,造像清瘦俊美,形成“瘦骨清像”风格,影响龙门石窟。</p> <p class="ql-block">  昙曜五窟:第16-20窟,开凿最早,造像浑厚雄伟。第3窟:云冈最大石窟,前室断壁高25米,后室有高10米的坐佛。第5、6窟:清代木构窟檐,以精雕细琢的佛传故事闻名。礼佛浮雕墙:再现北魏皇家礼佛场景,雕刻细腻。</p> <p class="ql-block">  历经自然风化与人为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多次大规模修复,包括抢险加固、防水工程、窟檐重建等。</p> <p class="ql-block">  现代技术应用:如数字技术修复西立佛,传统工艺结合科技保护。</p> <p class="ql-block">  开放时间:旺季(4月15日-10月27日)8:30-17:20,淡季8:30-17:00。门票:旺季150元(含特窟),淡季120元;老人、军人等可享优惠。</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不仅是佛教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化的见证,被誉为“东方的罗马石雕”。其保护与传承工作至今仍在持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了典范。</p> <p class="ql-block">  第十二站:九龙壁<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未定A级景点)</span>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和阳街南侧,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代王朱桂的王府照壁。代王府于明末毁于兵火,唯九龙壁幸存,后经清代、民国多次修缮,并于1954年因城市建设向南迁移28米。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规模: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九龙壁,比北京北海九龙壁大两倍,建造时间早300年。</p> <p class="ql-block">  分为三部分——琉璃须弥座(高2.09米,雕狮、象、麒麟等)、壁身(九条巨龙腾跃于云海)、庑殿顶(仿木构琉璃瓦)。由426块七彩琉璃构件拼砌,正龙为帝王专用的正黄色,两侧八条龙姿态各异,辅以山石、海浪、流云纹饰。壁前设34米长的水池,龙影随波舞动,形成“水动龙游”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象征“九五之尊”,体现明代藩王权力。大同素有“龙壁之城”美称,现存九座龙壁,九龙壁为最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  北京北海九龙壁年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特点:双面琉璃影壁,长25.86米,共有635条龙(包括瓦当、脊兽等),为“中国龙最多”的九龙壁。</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宫九龙壁年代: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特点:位于宁寿宫皇极门外,长29.4米,单面琉璃壁,正中黄龙象征皇权,工艺精细,色彩华美。</p> <p class="ql-block">  大同五龙壁:位于善化寺,明代琉璃珍品。苏州九龙壁:1987年建,小巧玲珑,长仅4米。普陀山九龙壁:1988年青石雕刻,拼缝工艺精湛。</p> <p class="ql-block">  中国三大九龙壁分别为大同、北海、故宫九龙壁,其中大同九龙壁以年代最早、规模最大著称。其他龙壁如五龙壁、三龙壁等,亦展现了中国古代琉璃与龙文化的辉煌成就。</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站悬空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4A)</span>: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的翠屏峰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以“奇、悬、巧”著称,40余间殿阁依崖壁凹陷处而建,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仅靠数十根木柱(部分为装饰)支撑,远望如“空中楼阁”。</p> <p class="ql-block">  建筑群分为南楼、北楼和长线桥,通过栈道相连,布局对称中见变化,空间层次丰富。屋檐形式多样(单檐、重檐、三层檐),结构融合抬梁、斗拱等传统工艺,屋顶脊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  南楼:含纯阳宫(吕洞宾)、三官殿(天官、地官、水官)、雷音殿(佛教)。北楼:五佛殿、观音殿及三教殿。长线桥:连接南北楼,桥上建殿,形成“楼中楼”奇观。其他亮点:寺下唐代李白题字岩刻、栈道惊险体验、明清泥塑佛像等。</p> <p class="ql-block">  横梁插入岩壁的“口小肚大”石洞,经桐油防腐处理,形成“似虚而实”的承重体系,抗震性能极佳。德国建筑专家评价其“将力学、美学与宗教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是中国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共存的寺庙。三教殿内,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同堂供奉,体现“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p> <p class="ql-block">  金代石碑记载三教融合历史,明代以前为僧侣管理,清末转为道士,现为僧人驻守。</p> <p class="ql-block">  李白题写“壮观”并加一点,徐霞客称其为“天下巨观”。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全球十大最奇险建筑”。</p> <p class="ql-block">  开放时间:旺季(3-10月)8:00-17:00,淡季至16:30。门票:联票115元(含15元门票+100元登临费),需提前预约。最佳季节:5-10月气候宜人,建议上午避开人流。交通:大同市区乘专线车1.5小时可达,或自驾导航“悬空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不仅是建筑技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明多元融合的象征。其选址避洪水、遮风雨的设计,以及历代修缮保护,使其历经千年风雨仍屹立不倒。如今,它作为国家4A级景区,持续吸引全球游客感受古人的智慧与东方美学。</p> <p class="ql-block">  第十四站:五台山<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5A)</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列),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与尼泊尔蓝毗尼、印度鹿野苑等齐名)。其核心区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环抱而成,最高峰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融合了自然风光、佛教文化、古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并拥有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双重身份。</span></p> <p class="ql-block">  核心区域:五台山寺庙最集中的地带,以大白塔和菩萨顶为标志性景观,共有26座寺庙,包括显通寺(五台山建寺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寺庙)、塔院寺(藏有释迦牟尼舍利)、碧山寺(以缅甸玉佛闻名)等。</p> <p class="ql-block">  特色体就是登黛螺顶完成“小朝台”(一次性朝拜五方文殊),或徒步“大朝台”环拜五座台顶。</p> <p class="ql-block">  五座台顶:东台望海峰(2795米):观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2485米):夏季花海如锦。西台挂月峰(2773米):赏月胜地。北台叶斗峰(3058米):华北最高点,俯瞰群山。中台翠岩峰(2894米):奇石遍布,如“龙翻石”。</p> <p class="ql-block">  世界遗产寺庙群:佛光寺东大殿:唐代木构建筑瑰宝,被誉为“中国第一国宝”。南禅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唐代木构建筑。菩萨顶:清代皇家寺庙,金碧辉煌如宫殿。</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既是朝圣者的净土,也是旅行者的秘境。</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集自然奇观、宗教文化与心灵修行于一体,是一次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旅程。</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的五座台顶(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等)各具特色,登顶时可领略云海日出、高山草甸、奇峰怪石等自然奇观。北台叶斗峰作为“华北屋脊”,海拔3058米,登顶时既能感受自然的震撼,也能体会“山即是佛,佛即是山”的宗教意境。</p> <p class="ql-block">  登五台(“大朝台”)是对体能与意志的考验。许多旅行者提到,途中需克服高原反应、陡峭山路和严寒天气,但坚持登顶后的成就感与心灵净化感无可替代。</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之行不仅是观光,更是一次“心灵的返程”。有人写道:“离开时带走了山间的清风与佛前的烛光,它们成了日后浮躁生活中的一剂良药。”</p> <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以它的险峰、古寺、晨钟暮鼓,教会人们敬畏自然、坚持信念与包容万象。无论是为景而来,还是为心而往,这里终会以某种方式留下永恒的印记。正如一位旅人所说:“五台山不是终点,而是修行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  龙泉寺是五台山的重要寺庙之一,以民国时期的汉白玉石雕艺术闻名,尤其是山门处的三门四柱牌坊、影壁浮雕和普济墓塔,被誉为“华夏石雕第一寺”。</p> <p class="ql-block">  石雕艺术“三绝”~影壁:位于108级台阶底部,青砖八字形结构,中央镶嵌汉白玉浮雕,呈现五台山全景寺庙分布图,包括文殊骑狮像、台怀大白塔、演教寺等,雕工精细,构图巧妙。汉白玉牌楼:被誉为“中华第一雕”,高9米、宽14米,三门四柱三头,全汉白玉镂空雕刻,刻有89条龙、36只狮子及佛道儒三教元素(如“共登彼岸”“赴会龙华”题刻),耗时6年由200余名工匠完成。普济墓塔:汉白玉材质,八角须弥座,塔身雕四尊弥勒像(象征普济禅师“弥勒转世”),底座110尊坐佛小像,力士托塔金刚等,展现民国石雕巅峰技艺。</p> <p class="ql-block">  龙泉寺的建筑特色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还融合了历史传说与民间艺术,堪称“华夏石雕第一寺”。游览时建议重点关注石雕细节,并避开人流高峰以充分欣赏其艺术价值。</p> 旅旅 <p class="ql-block">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早已红;</p><p class="ql-block">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p><p class="ql-block">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幻中;</p><p class="ql-block">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p> <p class="ql-block">  美篇的最后请欣赏由尼郎不肖生制作,轻云望月作词&作曲,梅朵演唱的歌曲《你听过我的歌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