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训练18: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例1)</b></p><p class="ql-block"><b> 教学重难点:</b>教学时让学生借助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学习,允许他们力所能及的理解和掌握知识。</p><p class="ql-block"><b> 教学方法:</b>引导发现。</p><p class="ql-block"><b> 教学准备:</b>多媒体课件。</p><p class="ql-block"><b>热身:</b></p><p class="ql-block">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p><p class="ql-block"><b>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b></p><p class="ql-block"> 1、引出鸽巢问题,直奔主题。</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数学王国里的三只鸽子争房子呢?我们去看一看!(教师手指着大屏幕。) </p><p class="ql-block"> 三只鸽子,两个鸽房,怎么分呢?</p><p class="ql-block">一只鸽子,一个鸽房,多舒服呀!可是那样的话,就会有一只鸽子露宿街头了呀!刮风了怎么办呢?下雨了怎么办呢?打雷了怎么办呢?</p><p class="ql-block"> 想一想浑身就哆嗦!大哥,大姐,你们赶紧收留我吧!</p><p class="ql-block"> 2、师质疑激趣。</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三只鸽子,两个鸽房,总有一个鸽房里至少有两只鸽子,这就是著名的鸽巢问题。难道鸽巢问题就是鸽子争房子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这里面缊含着深奥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地研究研究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b> 板书课题:鸽巢问题</b></p> <p class="ql-block"><b>二、学习例题,探究新知</b></p><p class="ql-block"> 1、课件出示例题1。</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请看例1,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开始!</p><p class="ql-block"> 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 class="ql-block"> 这道题和鸽子争房子的问题类似,我们称这道题也为“鸽巢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找到这道题中的关键词语吗?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2、理的关键词语。</p><p class="ql-block"> 说得太对了!真是火眼金睛呀!对!就是“总有”和“至少”这两个词语。那么“总有”是什么意思呢?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总有”就是“肯定有”“一定有”“指定有”的意思。那“至少”是什么意思呢?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至少”是“最少”“等于或大于”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里,不管怎么放,肯是有1个笔筒里放了等于或大于2支铅笔。这个结论对吗</p><p class="ql-block"> 你来说!你来说!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学说“对”,有的同学说“不对”,为什么呢?我们怎样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呢?</p><p class="ql-block"> 3、激趣探索。</p><p class="ql-block"> 数学讲究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证明。下面请同学们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或者手中的学具进行验证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请看活动要求!</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齐读一下要求。开始!</p><p class="ql-block"> 明确了要求,我们就开始验证吧!</p><p class="ql-block"> 好!时间到!老师从同学们的验证方案中选取了两份方案,让我们来听听这两份方案的小代表们的汇报吧!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p><p class="ql-block"> 把三个笔筒排成一排。四支铅笔都放到左边的笔筒里,中间和右边的笔筒不放。这是第一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支铅笔左边的笔筒放3支,中间的笔筒放1支,右边的不放。这是第二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支铅笔左边的笔筒放2支,中间的笔筒放2支,右边的不放。这是第三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四支铅笔左边的笔筒放2支,中间和右边的笔筒各放一支。这是第四种情况。</p><p class="ql-block"> 一共就这四种情况。无论哪种情况都能证明: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这个结论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一个笔筒里放4只铅笔行吗?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至少2支铅笔,就是等于或大于2支铅笔。一个笔筒里放4只是可以的,放3只也是可以的,只要不少于两支都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 好!小丽同学动手操作验证了这个结论。那小红同学是怎么验证的呢?小红,你来汇报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我们用数字结合画图的方式来验证结论的。</p><p class="ql-block"> 第一种情况:四支铅笔分三堆摆放,分别是4,0,0。</p><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情况:四支铅笔分三堆摆放,分别是3,1,0。</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种情况:四支铅笔分三堆摆放,分别是2,2,0。</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第四种情况:四支铅笔分三堆摆放,分别是2,1,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共四种情况,也能验证: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是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们的方法比小丽的简单,没有学具也可以验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说的真好!鼓掌!无论是小丽的动手操作方法,还是小红的数字结合画图的方法,都是把所有的情况一一的列举出来,这种方法叫做“枚举法”。那么有没有其它的更简便的方法呢?哦!还真有同学举手呢!小明,你来说!</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们组是这样想的:我们用的是“平均分”的方法。把4支铅笔平均分到3个笔筒里,每个笔筒分一支,还剩一支铅笔。这只铅笔无论放到哪个笔筒里,都能保证:把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中,不管怎么放,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是对的。</p><p class="ql-block"> 小明真聪明!小明的这种“平均分”的方法,在数学上叫做“假设法”。这种方法是从“最不利”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这种方法还有公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p><p class="ql-block"> 4÷3=1(支)……1(支)</p><p class="ql-block"> 1+1=2(支)</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4÷3表示把4支铅笔平均分到3个笔筒中;商1表示每个笔筒分到1支铅笔;余数1表示还剩1支铅笔。1+1表示还剩的1支铅笔无论放到哪一个笔筒中。总能保证总有1个笔筒里至少有2支铅笔。</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枚举法和假设法。哪种方法好呢?谁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好!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枚举法比较直观,但是数字大了,工作起来会非常麻烦的;假设法通过计算,可以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更多、更复杂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光学不练假把式。下面我们来研究下面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b>三、拓展延伸,构建模型</b></p><p class="ql-block"> 1、师质疑:</p><p class="ql-block"> 老师把题目改一下: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 )支笔。谁来说一说?好!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我用假设法:5÷4=1……1,1+1=2。把5支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总有一个笔筒至少放进( 2 )支铅笔。</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同意吗?</p><p class="ql-block"> 对!这位同学做对了!这个问题称为鸽巢问题。那么谁相当于鸽子?谁相当于鸽巢呢?同学们想好了就举手吧!好,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铅笔相当于鸽子,笔筒相当于鸽巢。当鸽子比鸽巢多的时候,就出现争鸽房的问题了,这便是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 当铅笔比笔筒多的时候,就出现“铅笔争笔筒了”。</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p><p class="ql-block"> 8只鸽子飞回7个鸽巢,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 )只鸽子。同学们,你们算出来了吗?举手!好,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8÷7=1……1 ,1+1=2。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2)只鸽子。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请看下面这道题!</p><p class="ql-block"> 10个苹果放进9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 )个苹果。同学们想好了吗?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说的太好了!10÷9=1……1,1+1=2。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苹果。同学们,这是不是鸽巢问题呢?</p><p class="ql-block"> 对!是鸽巢问题!那谁是鸽子呢?谁是鸽巢呢?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对!苹果是鸽子,抽屉是鸽巢,苹果比抽屉多就是鸽巢问题。</p> <p class="ql-block"><b>四、课堂练习,巩固应用</b></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鸽巢问题一定是鸽子比鸽巢多;鸽巢问题一定有“总有”“至少”的字样。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和假设法。</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们来完成“做一做”第一题。</p><p class="ql-block"> 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同学们,想好了吗?举手!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属相有十二个: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12个。老师有13位,老师数比属相数多,这也是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 用假设法:13÷12=1……1,1+1=2。可知: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是对的。因为这是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 好!下面我们来做一做67页“做一做”第2题。同学们想好了吗?举手!好,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5只鸽子,3个鸽笼,鸽子比鸽笼多,是鸽巢问题。用假设法。</p><p class="ql-block"> 5÷3=1……2,1+1=2。</p><p class="ql-block"> 可知:5只鸽子飞进3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2只鸽子。鸽子比鸽笼多是鸽巢问题。</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请看动画演示:第一次平均分,每个鸽巢里分到1只鸽子;第二次平均分,有两个鸽巢分到了2只鸽子,一个鸽巢里还是一只鸽子。总有一个鸽巢里飞进了2只鸽子。是对的。别忘了至少2只就是等于或大于2只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五、课堂总结,归纳要点</b></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你来说!你来说!</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p><p class="ql-block"><b>板书设计:</b></p><p class="ql-block"><b>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b></p><p class="ql-block"> 4支铅笔放进3个笔筒,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两支铅笔。</p><p class="ql-block"> 4÷3=1……1,1+1=2。</p><p class="ql-block"> 8只鸽子飞回7个鸽巢,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有两只鸽子。</p><p class="ql-block"> 8÷7=1……1,1+1=2。</p><p class="ql-block"> 10个苹果放进9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有两个苹果。</p><p class="ql-block"> 10÷9=1……1,1+1=2。</p><p class="ql-block"> 抽屉原理(鸽巢原理)公式:</p><p class="ql-block"> 鸽子数÷鸽巢数=商数……余数</p><p class="ql-block"> 结果=商数+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