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听听

李汝成

<p class="ql-block">岳父岳母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体格还算硬朗,很少头痛发热的,还种着地和菜,整日里劳作不辍。儿女们怕累着二老多次劝说,可二老总是说再干几年吧趁还能动弹。</p><p class="ql-block">这一干又是三五年。</p> <p class="ql-block">9月12日,星期五。下午正在上班接到了对象的电话,说岳父的玉米棒子掰开了,看能否回去帮帮忙,可是还正下着蒙蒙细雨啊。于是对象便打去了电话询问玉米收割进度,结果是因下雨不再继续收掰了,看看明天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看手机天气预报,明天周六天晴。于是第二天起床后便和对象早早地去岳父家了。</p> <p class="ql-block">岳父的玉米田离家较近,水利条件也好便于机械耕作,这也是古稀之年的岳父耕耘不辍的原因,孩子们很难理解父辈们对土地一往情深的情感,可按他们的话说那就是命根子啊。</p> <p class="ql-block">岳父十多岁时父母病故,14岁便无助孤立地生活了。生活的艰辛使岳父养成了独立自强善断谋事的品质。岳父人民公社时期是生产队里的主管会计,为维持生计做过祭灶的糖瓜;种植过果园、黄烟、西瓜;卖过蔬菜;养过蚕、喂过猪母卖仔猪,精打细算、集约经营,可谓是样样通样样精。上世纪的80年代末便已盖了砖瓦到顶的房舍、购买了彩电,一时传为佳话。之后岳父又干了二十多年的兽医员和信贷员,名誉乡里。</p><p class="ql-block">开着车,思绪在飞速地流转着。</p> <p class="ql-block">岳父更是种田种菜的行家里手。什么“土、肥、水、种、密、保、管、工”;什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什么“深栽葱,浅栽蒜”‌、“中伏萝卜末伏菜”;什么韭菜、菠菜、甜菜、香菜、白菜;什么芸豆、豆角、黄瓜、苦瓜、南瓜、丝瓜、茄子、萝卜、葱,都依时令种植,种早、抢巧、抓墒、保墒。每次去岳父家返回时各种时令蔬菜总把后备箱塞得满满的。还不时地给孩子们备些小麦粉、玉米粉、豆粉等。看,岳父家都快成孩子们的“菜篮子”、“面袋子”了。按岳父话说,孩子们拿着礼品来,回些如此之类的东西不然显得过意不去了。岳父岳母就是这样的为人,既便对孩子们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现在想来过意不去的倒是孩子们了。岳父岳母先后把4位子女养育、教育成人,自强自立,孩子她舅、她妗子更是大学里的教授。之后又把孩子们的后代养到上幼儿园为止,70多岁了还在替孩子们照料幼儿。为了孩子们岳父岳母可谓无力不出不惜一切。许多年来孩子们都先后购置了楼房添置了家用,二老都倾囊相助,东借西凑。</p> <p class="ql-block">岳父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明白人、热心肠,每逢乡里乡亲的红白喜事、大事小节,都少不了岳父的身影。谁家有困难的事、难过的坎,岳父岳母都替人想方设法地解决。曾听岳父说过这样的事:大约是1968年,岳父的亲戚结婚,光喜份子就给亲戚家20元。什么概念啊!相当于现在的34930元的购买力!</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已到了岳父家的玉米地,此时岳父已和三妹在收获着玉米了。看来其实他们昨天还是冒雨劳作了些时间,直到雨下大为止,就是昨天对象打电话的那时。</p><p class="ql-block">来到玉米地,才深感岳父及时收获玉米棒子的必要了。</p> <p class="ql-block">今秋多连续的降水,加上几次迅急的风,玉米秸秆成片成片地倒伏在地里,秸秆上的玉米棒子有些已生了芽、发了霉!大大增加了收获的难度。根据今季的玉米长势,岳父便毅然决定直接在地里从秸秆上把玉米裤子剥离,只收剥离后的玉米棒子,然后再把秸秆割掉。最后再由三妹夫用三轮车把玉米棒子运回家晾晒。</p><p class="ql-block">相邻地里的玉米长势大抵与岳父家相似,却还在观望等待中,等过几天地里干燥了再说罢。</p> <p class="ql-block">岳父很是留意农时的天气预报,知道9月14、9月15是晴天,这样农活便早做了安排筹划。经过两天晾晒、脱粒、9月15日下午卖掉。1亩8分地,去年每斤1.2元毛收入2700元;今年每斤1.03元毛收入1500元。看来今年岳父家的玉米损失已成定局。</p><p class="ql-block">此后,又是数天连续的降雨。乍一放睛,接着,又是连续的几天雨。现在邻地的玉米棒子还在地里立着,地里湿湿的,进不去人。既便是勉强收回家的,晾晒也成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我们的父辈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维艰,积累了太多的人生财富、太多的人生感悟。多听听他们的诉说、他们的谋事,是多么的必要啊——对己、对子、对这色彩斑斓的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