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嵩明县中学美术核心团队为深入贯彻落实美育教育理念,推进团队有序有效开展。2025年9月24日,在嵩阳街道第二初级中学艺术楼开展了以 “以美育人、赋能成长” 为主题的美术教研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探索AI智能下美术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提升团队成员教育教学水平,推进团队有序有效开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01核心团队成员分享</b></p><p class="ql-block"> 缪丽梅、倪娜、明柳、刘志莹结合教学分别交流了学习体会及个人实践经验。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杨桥中学缪丽梅分享</p><p class="ql-block"> 缪老师结合自己学习及实践,介绍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意义及价值,展示了如何探寻AI与美育结合的有效路径。寻找能与美术课堂有机融合的AI工具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利用豆包、即梦、剪映等AI工具生成图片、视频辅助教学,利用《千里江山图》的VR全景展示效果进行美术鉴赏学习等。将人工智能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为当下美术的数字化教育提供了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小街镇二中明柳分享</p><p class="ql-block">明老师结合学习实践,展示在教学设计中可通过“静态美术作品+动态视频生成”,提升学生美术创作的趣味性、叙事性与传播性,培养“静态创作→动态转化→多维表达”的综合美术能力,学生作品展示环节可AI视频生成,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师大附属嵩明中学刘志莹分享</p><p class="ql-block">刘老师分享了在“双新赋能启新章——昆明市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系列主题培训暨初中学段美术学科新教材培训会”上的观摩课《画里空间》,为初中美术教学提供新方向。 </p><p class="ql-block"> 课程打破“重技能教学”传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空间与人物关系,助其理解美术的多维联结;“眼见是否为实?”视觉游戏则启蒙学生审美判断素养。 教学方法上,通过探究式活动点燃思维。对比《蒙娜丽莎》背景、中西方山水画等,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创设“空间裁判庭”辩论、虚拟AI技术体验传统山水等情境,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融入文化理解与创意实践素养培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嵩阳镇一中倪娜教学创新</p><p class="ql-block">嵩阳镇一中倪娜老师对昆明市新教材培训:AI赋能美术课堂讲座做了分享,以《富春山居图》教学为例,其方案破解了当下课堂静态赏析、理解肤浅的难题。AI让古画“活”了起来:学生用工具虚拟拼接画作残卷,直观感受“山水合璧”的意境;通过AI生成的“三远法”对比图,秒懂传统技法精髓。这不同于当前课堂仅靠图片讲解的模式,更通过人机协同创作,让学生用AI补全灵感后再手绘实践,兼顾了文化传承与创意表达。这种实践让我看到,AI不是替代笔墨,而是以技术为桥,让传统美术在课堂中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02团队工作</b></p><p class="ql-block"> 核心团队组长刘志莹组织研讨并安排了本学年度团队工作:一是成员制定个人成长目标;二是上一节研究课;三是准备参加教学技能大赛;四是开展读书分享。</p> <p class="ql-block">此次教研活动内容针对强,紧密贴合教学一线实践及团队成员工作的重点,不仅为团队成员分享了深耕美育的宝贵经验,更为老师们在各自岗位上搭建起教学反思的深度对话平台。助力中学美术教师将所学所思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提升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为美术教育教学拓展更大的育人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