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德夯大峡谷》</b></div><h5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04.16</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淅沥落雨伴我行,洗涤璞玉满谷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忽来滂沱见山脊,流纱飞瀑夺雨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山不墨云朦胧;绿水无线风作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踏步登高向屈原,幽境绝壁问天穹。</div>  <h5>       德夯大峡谷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与武陵山脉相交所形成的武陵大峡谷中段,保护面积108平方公里,是大峡谷自然风光最精彩部分。武陵大峡谷长约150公里,宽约1.5公里至3.5公里不等,海拔高度680米至900米之间,峡谷垂直高度在400米至600米之间。区内绝壁高耸,峰林重叠,溪河交错,平均气温在16°~18°之间,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自然风光十分秀丽。<br>        2021年6月9日 ,德夯大峡谷联合矮寨大桥、十八洞村以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的名义入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br>       德夯大峡谷是国内典型的石灰石岩溶峡谷地貌,谷深幽长,大峡谷中有许多小峡谷,如大龙峡、小龙峡、高岩峡、大连峡、麻风用峡、玉泉峡、夯峡、九龙峡等。<br>       景区内溪流众多,绝壁高耸,古树倒挂,奇峰突起,峰林重叠。<br>       据专家考证,峡谷地质属寒武纪地质年代,古生物化石丰富,属高原台地边缘岩溶峡谷地貌,国际地质界称之为“金钉子”剖面,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br>        景区自然风光非常美丽,是张家界风景名胜区孪生姊妹景区。其地质上有根本区别。<br>       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具有阳刚之气,而德夯风景区石灰石岩,峰林地貌显示出婀娜之秀美。<br>      “德夯”为苗语deut hangd(苗文)的音译,意为“美丽的峡谷”,是湖南省集自然山水风光、苗族风情为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br>       德夯地处中国地势第三阶梯向第二阶梯爬升的临界点,地理断层造成了壮丽的峡谷地貌。<br>       也基于这样的地理特征,100年来,这里先后创造了两个路桥史上的工程奇迹——“矮寨坡公路奇观”和“世界第一悬索桥”。<br></h5>  <h5>       进入景区,迎接旅客的是民俗小街,有苗鼓文化展示馆、扎染技艺展示馆、榨油磨坊展示馆、酒酿造技艺展示馆、豆腐制作展示馆等等。向游客展示苗族文化的同时,也推销当地的各类产品和美食。</h5>  <h5>       80多岁的老婆婆向我们推销她作的糍粑,本来不饿的我们还是购买品尝了老人的手艺。</h5>  <h5>      这两天阴雨绵绵,景区住宿的游客比较少,苗族小伙向我们推介了他家的民宿“阿娅客栈”。为了留住我们,他把观景房给了我们。一路的疲劳,我们正好在观景房里小息一会,坐在吊椅上,惬意地欣赏室外的景色。雾色笼罩,小雨断断续续,把窗外的山色染成水墨画一样。</h5>  <h5>       小息之后,我们看了游览图,德夯的瀑布实际就两条主要峡谷,九龙溪和玉泉溪峡谷。我们商定下午先走九龙溪峡谷。离开客栈,老乡告诉我们小河将村寨分为南北,沿溪向上,穿过接龙桥,乘坐摆渡车,到九龙溪峡谷口,步行沿溪向上游览九龙溪峡谷。</h5>  <h5><br></h5>  <h5> <b>接龙桥</b>     </h5><h5>       接龙桥建于1933年,桥身高约8米,长17米,宽4.5米,以青石为主材,用糯米石灰粘合而成,为单孔石拱桥。苗族自古就有“接龙祈福”习俗,石桥链接村寨,桥下泉水为接龙取水之地,是苗族人民心中人与神沟通之地,因此取名接龙桥。</h5>  <h5>一路上可以观看到:<b>孔雀开屏-迎客峰-(船头山+玉岩瀑布)-梭子岩-银链瀑布-海螺峰-九龙门-九龙潭-流纱瀑布</b>。由于我们乘坐的最后一班摆渡车加之小雨不断,到了终点流纱瀑布,已是大雨倾盆。</h5>  <h5><b>流纱瀑布</b></h5><h5>      流纱瀑布位于九龙溪峡谷,落差213米,溢宽80米,是全国落差最大的瀑布、中国十大最美瀑布之一。瀑布从悬崖上飞泻落入深潭,犹如流沙卧挂,声如落珠,雄奇壮观,即使枯水季节,仍有流水飘扬,时而似珠链悬挂,时而如轻纱拂面,仿佛少女浣的银纱遗落在悬崖,飘拂不断,流纱瀑布因此得名。我们在山底下看不见流纱瀑布的全貌。<br></h5>  <h5>         此图是网友航拍的镜头</h5>  <h5><b> 九龙潭   </b>   </h5><h5>       九龙潭水深5-6米,直径约50米,在地质成因上属于跌水潭,是由流纱瀑布1亿多年的冲刷撞击而成。九龙潭水色青碧,清澈见底,富有活性氧离子,潭中生活着鲫鱼、河虾、石蟹和娃娃鱼等数十种水生动物。因传说为九龙溪龙神的栖居之所,故得名九龙潭。我们虽然没有看到青碧的潭水,但是听到瀑布落击之声,在山谷中轰鸣回荡。雨小之后,我们赶紧拍照留念。</h5>  <h5>       夜幕降临,彩灯下的小山寨,色彩丰富起来,山水相映,古朴的村落更加美丽。</h5>  <h5><span style="font-size: 17px;"><b>玉泉溪峡谷</b></span></h5>       玉泉溪峡谷位于吉斗苗寨东南侧,是德夯峡谷群的主要一支。全长2公里,谷底平均宽约150米,谷深100-260米。峡谷内岩石陡峭如削,谷深狭窄,险峻异常。此处发育有多条小型断层、节理和裂隙,岩体破碎,玉泉溪峡谷便是流水断层和裂隙侵蚀切割的杰作。同时,密集的断层和裂隙,收到重力崩塌作用,也为问天台、玉泉门、椎牛花柱等岩墙——岩柱群的密集发育提供了先决条件。<br>  <h5>        第二天,我们游览玉泉溪峡谷。我们一路可以观看:<b>盘古峰-椎牛界-云雾峰-望梅台-陵云台-椎牛花柱-玉泉门-雄鹰岩-玉泉台-玉带瀑布-问天台。</b>然而老天又在考验我们,刚到玉泉门就下起雨来,这条峡谷也是沿溪向上的路。峡谷中,雨是断断续续,时大时小,伴随着我们一路。</h5>  <h5><b>玉泉门</b><br>       玉泉门位于玉泉溪峡谷,高350米。从问天台望去,只见两座山峰遥望相对,形成一道天然的石门。玉泉门绝壁千刃,陡峭如削,由距今五、六亿年的石灰岩构成,两扇石门半开半掩,清爽的山峰吹来,令人心旷神怡。<br></h5>  <h5><b>雄鹰岩</b><br>       雄鹰岩位于吉斗苗寨,是台地边缘陡崖分离出来的岩柱群。从峡谷中回望,方可观其全貌,其形似展翅雄鹰,故而得名。相传神鹰救下战乱中逃生的苗族一家三口,飞至德夯村上方时力竭而亡,化为石峰,一家人感恩神鹰,不愿离去,在他背上安下家来,生息繁衍,形成了现在的吉斗苗寨。实际到了吉斗苗寨是看不清楚“雄鹰”的样子。雄鹰岩在吉斗苗寨脚下。<br></h5>  <h5><br></h5>  <h5><b>椎牛花柱</b><br>     “椎牛”苗语为“拢尼”,即“吃牛”之意,它是苗族最大的祭祀活动,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产生于苗族远古的渔猎文化时期。花柱是举行椎牛祭时,场地中间图刻有不同颜色和纹路的栓牛木柱。椎牛花柱高50米,直径6米,笔直独立,因与椎牛祭中的花柱颇为相像而得名。</h5>  <h5>        雨雾笼罩,静谧无人的山谷中,我们遇到了在这里写生的美院的学生。</h5>  <h5><b>海浪的杰作——竹叶状砾屑灰岩</b><br>       在正常的潜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后不久,有的可能尚处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如波浪、风暴潮等)破碎、搬运和磨蚀,并搬运不太远的地方、水动力条件相对较弱的环境下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砾屑灰岩。<br></h5><h5>      路上遇见这块大石头,如果没有说明牌,我们还以为是一块普通石头。</h5>  <h5><b>玉带瀑布</b><br>       玉带瀑布位于玉泉溪峡谷,落差200米,平均溢宽4米,雨季可达10米。瀑布两边悬崖绿植丛生,长期受到水雾浸润,叶绿如翡翠。石壁、银瀑、绿植相互映衬,如同一幅明快的水彩画。传说苗疆景色迷人,月宫里的嫦娥都被吸引来此游玩,险些误了归期,慌乱中把随身的玉带遗忘,玉带吸日月之灵气,吮天地之精华,化成如今的玉带瀑布。<br></h5>  <h5>       我们两位老头要坚持向上攀爬到问天台。两位女士做起八段锦调整身体等待我们返回。</h5>  <h5><b>问天台</b><br>      是玉泉溪峡谷中的天然石质观景台,需步行登顶。其名源自屈原《天问》,相传屈原流放途经此地,登临石台连续三天三夜向天发问,后将问题整理为《天问》。山涧深邃、群峰险峻的云雾景观被称为“隐于白云深处的乌托邦”。<br>       该石台由独立石峰顶部的天然平台构成,游客可通过德夯大峡谷徒步约1.5小时或购买矮寨大桥套票快速抵达。历史上长期作为苗族传统祭祀场所,巴代法师在重大节日期间主持祈福仪式。传说天帝被屈原赤诚感动形成“西海”云海景观,现存石台遗址与周边险峰构成壮丽山峦画卷。<br></h5><h5>       实际上登顶问天台就到了吉斗苗寨。</h5>  <h5>       从吉斗苗寨看问天台是这样雄伟壮观的。</h5>  <h5>       原路返回的路上,雨停了,空气更加清新。</h5>  <h5><br></h5>  <h5>       回到民宿,广场上要进行民俗表演和苗族聚餐。我们急于赶路,只能与德夯苗寨再见!</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