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血色高粱地里的生命史诗——读莫言《红高粱家族》</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文学的星空中,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始终是一颗燃烧着野性与血性的恒星。这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扎根于高密东北乡红土地的小说,打破了传统历史叙事的桎梏,用浓烈如高粱酒的文字,将祖辈们的爱恨情仇、生死悲欢,酿成了一部震撼人心的生命史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从“我”的视角展开,串联起爷爷余占鳌、奶奶戴凤莲的传奇人生。在那片广袤无垠的红高粱地里,没有完美的英雄,只有鲜活的生命。奶奶戴凤莲,本是被父母许配给麻风病人的少女,却在出嫁途中与轿夫余占鳌迸发炽热的爱情,她挣脱封建礼教的枷锁,用泼辣与果敢在高粱地里活出了自己的姿态——她敢与余占鳌并肩酿酒,敢在日军的铁蹄下坚守家园,即便最终倒在侵略者的枪口下,眼中依旧闪烁着不屈的光芒。爷爷余占鳌更是野性的化身,他是土匪,是英雄,是高密东北乡土地上生长出的“草莽好汉”,他带领乡亲们用最原始的方式抗击日军,用鲜血染红了成片的红高粱,让每一株高粱都成为了抗争与尊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莫言笔下的红高粱,早已不是普通的农作物,而是贯穿全书的精神图腾。“红高粱,长成了惊天动地的风景”,它见证了爱情的炽热,承载了生命的坚韧,也记录了战争的残酷。在他的文字里,高粱地是浪漫的秘境,是抗争的战场,更是灵魂的归宿。当风吹过高粱地,沙沙作响的声音仿佛是祖辈们的低语,诉说着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书中没有刻意渲染悲情,却让每一个牺牲都充满力量;没有拔高英雄的形象,却让每一个普通人的抗争都显得无比崇高——酿酒师傅罗汉大爷被日军剥皮时的沉默,乡亲们手持镰刀、锄头冲向坦克的决绝,都在告诉读者:真正的勇敢,是在绝望中依然选择坚守,在黑暗中依然向往光明。</p> <p class="ql-block">除了鲜活的人物与厚重的主题,《红高粱家族》的叙事方式更是独树一帜。莫言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用“现在时”与“过去时”交织的叙事,让“我”与祖辈的故事在红高粱地里相遇。他还将魔幻与现实融为一体,让死去的人在高粱地里“复活”,让高粱酒能“说话”,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写法,不仅没有削弱历史的真实性,反而让那段沉重的历史多了几分诗意与张力,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精神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如今再读《红高粱家族》,依然能被其中的力量所震撼。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抗日战争的小说,更是一部关于生命、尊严与传承的赞歌。那片红高粱地,早已超越了地理的界限,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缩影——它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要像红高粱一样,扎根土地,向阳生长;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祖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与尊严。正如莫言在书中所写:“我们的先辈们,他们的血是红的,他们的骨头是硬的,他们的魂灵,就藏在这红高粱地里。”这血色的红高粱,终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里,永远燃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