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个“字”,没有人喜欢,但它等着一切人、任何人。所有的人,都要同它抗争,但从没有人胜过,全输了。这个字是:死!</p><p class="ql-block">不论你有多少钱,你有多大权,我们最终的目的地,都是——坟墓。</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还有最后一笔消费,即为火化遗体、举行告别仪式、存放骨灰等而花费。</p><p class="ql-block">这笔钱是多少呢?我不意从旧书市场地摊碰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丧事资料,有些感悟,写在这里与大家“沉思”一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先生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有些关联。他生前是食品工业的专家,是院士候选人。</p><p class="ql-block">我们平常食用过的产品,多多少少也有他付出的心血。他去世时,收到生前好友、单位等唁电数十份,报刊也刊载过长短不一的消息、悼念文章,甚至重要 江“领导”也致了唁电。</p><p class="ql-block">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人物,他的丧事花了多少钱呢?这里有两张发票作证:《北京市殡葬行业统一收费收据》,详细列举了各项消费,择其要者抄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化费108元,整容费150元,骨灰盒3260元,骨灰袋3元,盖布2元,鲜花费300元,花圈费420元,直观火化0元,第X告别室600元,乐队0元,纸棺材160元,引导服务50元……总计6247元。</p><p class="ql-block">公章是“北京市八宝山殡仪馆”。时间是2000年冬天。</p><p class="ql-block">还有一张发票,是《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收费单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骨灰墙寄存20年2400元,骨灰证工本10元,烧瓷像200元,防潮毯230元,钢罩500元……总计4370元。</p><p class="ql-block">两项合计:10617元。</p><p class="ql-block">一位老革命,食品行业专家,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人,丧事稍稍简单了些,在二十几年前,仅仅花费了一万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说来,我们每个人告别这个爱也好恨也罢的世界时,二十年前是1万元。</p><p class="ql-block">现在是多少呢?仅火化及送别仪式,想必也不会太高。尤其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提倡丧事从简,树葬、海葬等形式越来越多,所费不高。</p><p class="ql-block">即便是在大城市,人故去火化购置骨灰盒、墓穴,又能价高几许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死”这个话题,在中国是个忌讳。其实在西方,死亡教育比较普遍,中小学就有专门课程。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洞悉死是生命历程必然的组成部分,才能更加珍爱生命,树立更加科学、积极、合理、健康的人生观。</p><p class="ql-block"><b>我在这里将“丧葬”票据展示,也算是独具一格的“死亡教育”吧:</b></p><p class="ql-block">比如,根据个人的身份、生活水准,对照这两张发票的表格各项,火化费、整容费、骨灰盒等等,一一填将下来,看看依依惜别这春花秋月的人间,需要留下多少钱就留下多少钱,剩下的钱是多余的,用来好好保养精神和躯体,使自己在这人世单行线上走得更久、更远。同时,也可以做点慈善事业,或是资助贫困山区上不起学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禀报票据的“原创”者——食品专家的在天之灵,今天以您说事,惊扰您老人家,说声“对不起”。您一生以食品为业,民以食为天一一您生前做着“天”大的事,现如今,您在天上,相信您依然希望有健康的凡世。</p><p class="ql-block">我冒昧地写这篇文章,也是心愿每个人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生活啊!</p> 本编辑 写在结尾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死”字平等地等待所有人,无论贫富权贵。</p><p class="ql-block">一位食品工业专家的丧事票据,揭开人生最后“消费”的面纱:二十年前,火化、骨灰盒、告别仪式……总计万元。</p><p class="ql-block">这组数字不仅是生命的终笔账目,更是一堂沉静的死亡教育课——直面终点,方知如何珍惜当下。</p><p class="ql-block">以票据为镜,照见生命的轻简与沉重,珍视健康、善待此生,这是最最重要的啊!</p><p class="ql-block">#梅梓祥</p> <p class="ql-block">原创 梅梓祥 梅梓祥书屋</p><p class="ql-block">编辑 制作 泉水叮咚</p><p class="ql-block">音乐:舒情自由古风</p><p class="ql-block">2023年06月02日 19:39 北京</p><p class="ql-block">2025年09月24日14:36天津</p>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